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挥发酚对环境存在毒害,且常规的监测方法及改进措施存在一系列弊端,而近年发展起来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监测水中挥发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笔者介绍了对挥发酚的相关环境监测方法。
作者
陆建兰
机构地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6-17,共2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挥发酚
监测方法
改进方法
分类号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96-105,243-258.
2
余朝晖.环境监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志宁.水中挥发酚测定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环境监测,2000,(6):54-54.
4
刘珍.化验员读本化学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陈岗.
挥发酚测定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及方法改进[J]
.江苏环境科技,2006,19(A02):81-81.
被引量:5
6
马东哲,杨继东,高雷,雷军,王威,沈晓红.
流动注射法分析环境废水中挥发酚[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33-33.
被引量:4
7
徐荣,陆燕宁.
间隔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方法概述[J]
.江苏环境科技,2007,20(A02):76-77.
被引量:5
8
杨敏,黄丽,陈润秋.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41-42.
被引量:7
9
夏颖毅,周军,蒋蕾蕾.
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的方法探讨[J]
.现代科学仪器,2008,25(1):82-8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心芳,尹改.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刘珍.化验员读本化学分析:第三版(上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J RUZICKA,E H HANSEN.流动注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16.
5
2001-6.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S].
6
Ninglan Liao Application Group. Quick Chem Method 10 -210 -00 - 3 - A[R]. 2001,7,17.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
共引文献
32
1
蔡裕丰,徐立生.
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z1):52-53.
被引量:6
2
张朋,黄伟,李泽盛.
如何快速对水中挥发酚进行准确检测[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6):20-20.
被引量:2
3
侯培强,任珺,陶玲,陈学民,伏小勇.
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漠生态林土壤营养成份的影响[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27(1):42-45.
被引量:5
4
谭赟华,刘莺.
流动注射测定挥发酚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
.广州化工,2008,36(2):57-59.
被引量:10
5
庞振凌,张乃群,杜瑞卿,李玉英.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555-561.
被引量:4
6
赵丽英,张乃群,杜瑞卿.
丹江口水库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综合相关系数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128-132.
被引量:1
7
黄小红,别娜娜,周圣东.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的总氮[J]
.分析仪器,2010(4):36-38.
被引量:18
8
高超,王启山,夏海燕.
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J]
.天津化工,2010,24(4):41-42.
被引量:7
9
张文改,黄丽,尹艳梅,肖湖,刘志标.
长光程比色-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挥发酚[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9):2146-2148.
被引量:6
10
张诚飚.
流动注射(FIA)法和国标4-APP法测定水体中挥发酚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4):361-362.
同被引文献
20
1
高明勇.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常见问题探讨[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53-54.
被引量:5
2
李月欢.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氰化物[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244-245.
被引量:10
3
顿中昌.
挥发酚测定中异常问题的处理[J]
.江苏环境科技,1996,9(2):41-42.
被引量:3
4
马东哲,杨继东,高雷,雷军,王威,沈晓红.
流动注射法分析环境废水中挥发酚[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33-33.
被引量:4
5
HJ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s].
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编.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增补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7
林晨巍.水质分析大全[M]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93.
8
王新民.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实验[J]环境水资源,2011(0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4-氨基安替比林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2006,12.
10
朱霞.
水体中挥发酚类测定方法的比较[J]
.青海环境,2008,18(2):84-8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
1
农永光,胡刚.
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J]
.科技资讯,2011,9(30):152-152.
被引量:4
2
滕耀华.
浅析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J]
.技术与市场,2012,19(4):97-97.
被引量:7
3
吴剑,黄阳晓.
萃取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方法比较[J]
.广东化工,2012,39(7):187-188.
被引量:1
4
胡丽丽,王玉智,洪霞.
对影响挥发酚测定结果问题的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100-102.
被引量:2
5
吴庆丰.
探讨水中挥发酚在环境监测中的方法[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3(7):361-362.
被引量:1
6
胡丽丽.
对影响挥发酚测定结果问题的探讨[J]
.地下水,2015,37(1):65-66.
被引量:2
7
诸玉辉.
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的方法比较[J]
.广东化工,2016,43(22):150-151.
被引量:7
8
赵恒生.
三氯甲烷提纯四氨基安替比林在挥发酚测试中的探索验证[J]
.绿色科技,2017,19(12):101-102.
被引量:4
9
谭洁.
水中挥发酚环境监测方法[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9):242-2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徐艳秋,李鹤.
水中挥发酚监测方法的改进措施[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37(1):33-34.
被引量:3
2
徐艳秋,郭洪超.
探讨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J]
.环境与发展,2013,25(3):132-133.
被引量:4
3
刘娇,吴淑琪,贾静,佟玲.
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分析现状与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2015,34(3):367-374.
被引量:24
4
唐春晖,王文浩.
Seal-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方法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5):49-50.
被引量:2
5
罗钰,王燕,彭利.
水样中挥发酚测定的边界条件分析[J]
.绿色科技,2016,18(10):32-33.
被引量:3
6
陈敏儿.
原位衍生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酚类物质的含量[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5):300-303.
被引量:3
7
陈惠珠,宣栋梁,王舵,蔡嵘.
离子液体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7):2579-2581.
被引量:5
8
杨锡丹.
论海水中氯化钠浓度对挥发酚的影响[J]
.绿色科技,2016,18(20):40-41.
被引量:2
9
张连群,张文珠,何纯定.
流动注射法同时检测水中挥发酚和氰化物[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1):49-53.
被引量:22
10
康君磊.
水中氰化物测定关键环节分析[J]
.云南化工,2018,45(8):134-135.
被引量:2
1
赵晓东.
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挥发酚[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6,16(6):59-61.
2
王青云.
探讨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J]
.环境与生活,2014,0(5X):12-13.
3
徐艳秋,李鹤.
水中挥发酚监测方法的改进措施[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37(1):33-34.
被引量:3
4
朱新民.
水中挥发酚的比色测定[J]
.福建环境,1994,11(6):39-40.
被引量:2
5
顾红明.
地表水中挥发酚监测的质量控制[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6(1):35-35.
6
李丽,李婷婷.
浅谈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常遇问题[J]
.江苏环境科技,2008,21(A01):45-47.
被引量:3
7
阿曼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酚[J]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4):243-244.
被引量:1
8
赵贞姬,佟敬军.
挥发酚在废水中的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1999,15(3):48-49.
被引量:1
9
许静正.
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常见问题的探讨[J]
.治淮,2010(12):60-61.
被引量:1
10
赵伟高,谷启源,赵鹏,张宏伟.
粉煤灰对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的吸附机理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15,35(7):68-72.
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