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899年发现阿司匹林后,名副其实成为临床使用已有百余年的解热、消炎、镇痛和治疗风湿的标准药物。被认为是极安全、较理想的对症治疗药物,药效迅速,价格低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报道阿司匹林用来治疗动脉硬化、癌症、老年痴呆后,人们对其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临床治疗上的新用途引起了极大兴趣和重视。因此,阐明其药源疾病作用机制,发挥老药新用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阿司匹林药源疾病的作用机制1.1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疾病药物口服后,经胃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或留于胃肠道作用于胃肠局部。临床上防止阿司匹林对胃肠道刺激的措施很多,如同时服用维生素K;与抗酸药胃舒平同服;应用肠溶片。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酶,使花生四烯酸不能转变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致炎物质,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193-194,共2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