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具茨山文化包含有大量的黄帝及其"臣属"的史证,物证与民间文化传承,尤其是新近发现的具茨山"岩画",均可证明具茨山文化圈的主要内涵为黄帝文化。具茨山新近发现的"岩画",准确定名应为"具茨山岩图",其发现对中原上古文化的研究,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0-185,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5页.
  • 2刘文学.《黄帝故里通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7-84页.
  • 3《几何图案何解:考古专家称具茨山岩画有望自成"中原岩画"体系》,《大河报》2004年3月13日.
  • 4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J].考古与文物,2004(6):31-44. 被引量:9
  • 5《具茨全书》,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90、218、219页.
  • 6李学勤.《黄帝代表的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形成时期》,《大河报》2009年3月27日.
  • 7《不要低估我们祖先的能力和智慧--专访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嘉宾李学勤教授》,《河南日报》2009年3月29日.
  • 8龚田夫.《具茨山岩画就是古人类巨大的三峡工程》,《大河报》2009年3月27日.
  • 9《具茨山与黄帝文化研究会在郑举行》,《河南日报》2009年3月29日.
  • 10盖山林,楼宇栋.《中国古代岩画论略》,《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1993年.

二级参考文献42

  • 1李洪甫.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J].文物,1981(7):21-24. 被引量:20
  • 2李洪甫.将军崖岩画遗迹的初步探索[J].文物,1981(7):25-27. 被引量:16
  • 3李洪甫.论中国东南地区的岩画[J].东南文化,1994(4):103-121. 被引量:9
  • 4汤惠生,田旭东.原始文化中的二元逻辑与史前考古艺术形象[J].考古,2001(5):48-59. 被引量:7
  • 5Becharik, G., 1996. "The Jinmium claims". The Artefact 19:107-8.
  • 6Bednarik. G., 2002. "About the age of pilbara rock art". Anthropos 97 (1): 201 - 15.
  • 7Crivelli Mintero, E. A., and. Femandez M. M, 1996. "Palaeoindian bedrock petroglyphs at Epullan Grande Cave, northern Patagonia , Argentina". Rock Art Research 13:112 - 7.
  • 8Bednarik, R. G. 2000. "Age estimates for the petroglyph sequence of Inca Huasi, Mizque, Bolivia". Andean Prat6: 227-87.
  • 9Mark Brennand & Maisie Taylor 2003. "The Survey and Excavation of a Bronze Age Timber Circle at Holme - next - the Sea, Norfolk, 1998- 9". Proceedings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 69: 1 - 87.
  • 10Morris, Ronald W. B.: 1998. "The Cup - and Ring Motif in the Rock Art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in America," Occasional Papers,Epigraphic Society17: 19.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5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