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影响方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呈现出新时期的诸多特点。通过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方式和途径的分析,分别从嬗变性特征、交互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进而勾勒出其中的影响机制。
作者
徐瑾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2010年第17期46-52,共7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社会思潮
价值观
影响方式
青年学生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
.中国德育,2007,2(12):89-89.
被引量:3
2
袁贵礼,邢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73.
3
严锋 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9.
4
曹继建,姜华.
论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特点——基于社会思潮走向的视域[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80-82.
被引量:5
5
浙江省团校课题组.
青年和社会思潮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4(1):73-89.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万美容.
试论当代青年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作用[J]
.青年研究,1999(6):13-16.
被引量:23
2
朱子超.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5):24-26.
被引量:11
3
朱兰芝.当代世界思潮[M]人民出版社,2002.
4
周晓虹,周怡.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阿正.世纪对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7
张振海.新新人类[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8
刘应杰等.中国社会现象分析[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9
黄志坚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10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18
1
张乃刚,卢进丽.
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关系[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3-26.
被引量:2
2
廖祥忠.
走向未来的网络文学[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86-89.
被引量:2
3
王渊.
新时期体育专业报纸竞争策略分析——主要从内容谈起[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57-59.
被引量:3
4
曹继建,姜华.
论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特点——基于社会思潮走向的视域[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80-82.
被引量:5
5
曹继建,姜华.
新时期社会思潮及其对青年的影响[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2):85-87.
6
王娟,杨少波.
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
.社科纵横,2009,24(2):150-152.
被引量:6
7
王俊伟.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3):378-378.
8
艾洋,王一博.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思考[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246-246.
被引量:1
9
薛晓玲.
浅析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及引导途径[J]
.改革与开放,2013(12):49-50.
被引量:1
10
朱宇华.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影响分析[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4):66-7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6
1
邓卓明.
论社会思潮与青年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交互作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
被引量:12
2
胡晓东.
浅议当代社会思潮的成因、特点及调控[J]
.社科纵横,2008,23(11):121-122.
被引量:2
3
张澍军.
社会思潮、普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试探[J]
.哲学研究,1992(3):24-28.
被引量:7
4
高放,刘少宝,王友良.
社会转型期多元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50-53.
被引量:1
5
李凡.
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信仰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6):35-38.
被引量:2
6
曹红霞.
刍议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2):120-122.
被引量:9
7
胡忠青.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学术论坛,2005,28(2):161-165.
被引量:17
8
黄象品.
加强青年社会思潮引导的几点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57-59.
被引量:11
9
胡小君.
时政类BBS的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J]
.学理论,2010(36):213-214.
被引量:2
10
王炳权,梅荣政.
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
.求实,2005(11):81-83.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9
1
李亚员.
关注和研究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J]
.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7-39.
被引量:7
2
陈文婷,楚永全.
“90后”大学生杂志阅读的特征、需求与引导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2014(12):103-107.
3
焦凤梅.
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研究评析[J]
.北京教育(德育),2011,0(3):17-20.
被引量:3
4
崔长国,陈海青.
政法类大学生的社会思潮影响度研究——基于民族主义思潮的个案调查[J]
.办公室业务,2012(3S):160-160.
5
何侃侃.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思潮问题研究综述[J]
.高教学刊,2016,2(6):75-78.
被引量:1
6
金喻颖,刘蕾蕾.
说服传播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4-45.
7
冯思淼.
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述评[J]
.科学咨询,2021(10):107-109.
8
张淑鸿.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学理论,2015(24):188-189.
9
李宝芝.
社会思潮与青年价值观的互动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21):43-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古梦雪,齐鹏.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2):114-115.
被引量:2
2
美国网上购物狂潮的七大启示[J]
.计算机与网络,2000,26(3):26-26.
3
朱宇华.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影响分析[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4):66-70.
被引量:2
4
周艳红.
微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1):75-79.
被引量:3
5
秦程节,黎海燕.
历史虚无主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
.长江论坛,2015(6):18-24.
被引量:5
6
李亚员.
认知主体与引领大学生思潮的理论场域构建[J]
.当代青年研究,2015(6):26-31.
被引量:2
7
秦程节,黎海燕.
历史虚无主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
.理论界,2015(12):46-53.
被引量:6
8
张玉洋.
在高校学生食堂管理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8):93-93.
9
吴文君,方年根,孙金铭.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应对[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5):8-10.
被引量:4
10
贾凯,周嘉悦,王子滢.
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1):44-47.
被引量:1
1
揭晨.
高考英语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J]
.校园英语,2016,0(30):104-104.
2
李艳.
外来语对英语的影响[J]
.今日财富,2010(6):131-131.
3
薛永红,张晓春.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1(7):56-58.
被引量:3
4
孙孔懿.
教育家的社会影响[J]
.江苏教育,2007(11):24-26.
被引量:1
5
王建军.
影响校园文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式[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1):80-82.
6
郭霞.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3):122-123.
被引量:2
7
徐春辉.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7):89-90 92.
8
刘毅.
浅议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J]
.世纪桥,2006(10X):119-120.
9
蒋效愚.
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价值观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1992(1):60-61.
10
寇荣,陈昭.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研究[J]
.青春岁月,2011,0(8):129-129.
思想理论教育
201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