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四川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推技术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稻茬麦半旋高效播种技术 一、技术背景 播种是小麦生产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增产和节本潜力最大的环节。根据已有研究和生产调查结果,一般劳动成本占小麦生产总成本的近70%,而劳动成本中又有70%左右是播种阶段产生的。
作者
汤永禄
程少兰
李朝苏
钟贵祥
机构地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20-21,共2页
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推技术
四川省
播种技术
生产过程
小麦生产
劳动成本
调查结果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130
1
朱新开,郭凯泉,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59-63.
被引量:16
2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84-686.
被引量:34
3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886-895.
被引量:156
4
樊高琼,郑亭,陈溢,李金刚,吴中伟,王秀芳,杨文钰.
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20-25.
被引量:24
5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3,28(6):214-219.
被引量:19
6
陈国庆,朱艳,曹卫星.
小麦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模拟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1):71-74.
被引量:36
7
黄细喜,刘世平,陈后庆,邵达三.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3,30(1):9-18.
被引量:22
8
杨培岭,罗远培.
冬小麦根系形态的分形特征[J]
.科学通报,1994,39(20):1911-1913.
被引量:42
9
张维城,王绍中,李春喜.
小麦植株分布状况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6):1-6.
被引量:16
10
高亚军,李生秀.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15-19.
被引量:144
引证文献
8
1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黄钢.
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36-43.
被引量:57
2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
稻草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对稻茬小麦播种立苗质量和产量建成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996-1002.
被引量:6
3
沈凤悦,李毅念,陈信信,丁启朔,丁为民,田永超,朱艳,曹卫星.
高时空分辨率及高通量的稻茬麦苗期表型指标动态特征研究[J]
.作物杂志,2014(5):117-121.
被引量:4
4
张斯梅,顾克军,许博,张恒敢,顾东祥,石祖梁,张传辉,杨四军.
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3):29-33.
被引量:9
5
陈信信,丁启朔,李毅念,薛金林,何瑞银.
南方稻麦轮作系统下小麦根系的三维分形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3):451-460.
被引量:7
6
张斯梅,顾克军,张恒敢,顾东祥,张传辉,杨四军.
稻秸还田下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0):19-22.
被引量:16
7
李伟,丁启朔,何瑞银,李海康,芮超杰.
不同耕作和播种模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特征及出苗效应[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39(1):45-50.
被引量:7
8
薛亚光,石吕,韩笑,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2):94-9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何井瑞,陈之政,韩必荣,姜雪照,杜金河,刘海红,陈雪梅.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3(4):47-49.
被引量:17
2
李明,张立峰,武东霞,臧熹岩,刘玉华.
补水移栽对甜菜苗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1):18-24.
被引量:5
3
王云奇,陶洪斌,赵鑫,鲁来清,任伟,周楠,王璞.
非灌溉条件下播前深松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64-70.
被引量:8
4
周铭成,马国强,赵玉兰,郑网宇,陈延刚.
丹阳市稻麦“双晚”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4):64-65.
被引量:1
5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
施氮量对四川盆地机播稻茬麦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2):271-279.
被引量:12
6
沈凤悦,李毅念,陈信信,丁启朔,丁为民,田永超,朱艳,曹卫星.
高时空分辨率及高通量的稻茬麦苗期表型指标动态特征研究[J]
.作物杂志,2014(5):117-121.
被引量:4
7
胡国平,邹建国,郑威,朱展望,高春保.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14-4816.
被引量:13
8
郭光理,郑威,许燕子,张勇,曹邦志,汤颢军,朱展望,高春保.
鄂北地区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增产增效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669-5672.
被引量:7
9
李拴良,任长宏,格桑曲珍,赵宗财,张宗卷,胡希远.
宽幅硬茬播种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1):80-85.
被引量:17
10
陈红琳,陈尚洪,王昌桃,郑开林,蒋梁材,刘定辉.
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及机播油菜生长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2):264-268.
被引量:8
1
吕世华,任光俊,张福锁.
山丘区水稻覆膜节水抗旱高产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8):16-17.
被引量:6
2
杨文钰,郑家国,任万军,刘代银,马均,池忠志.
四川盆地杂交稻机插秧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6):14-15.
被引量:5
3
何忠全,何树林,张敏,毛建辉,卢代华.
四川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推技术 杂交中稻重大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7):14-15.
4
马均,吕世华,徐富贤,刘代银,梁南山,陶诗顺,熊洪,郑家国,朱永川,杨世民.
杂交中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5):17-18.
被引量:4
5
熊洪,徐富贤,朱永川,张林.
川东南冬水(闲)田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5):18-19.
被引量:1
6
杨文钰.
旱地三熟“麦/玉/豆”新种植模式[J]
.四川农业科技,2010(10):18-19.
被引量:12
7
任万军,杨文钰,刘代银,刘基敏.
杂交中稻定抛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6):16-17.
被引量:2
8
啶菌噁唑的创制及产业化开发[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2(8):85-86.
9
唐保华,吴立锋,张自由.
豫西夏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J]
.河南农业,2013(1):38-38.
被引量:2
10
王麦芬.
青海省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初探[J]
.青海农技推广,2009(1):56-57.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