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课程教学的实际特征,探讨了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结合具体的教学专题,构建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揭示了各个模块的设置内容及要求。
作者
唐红艳
机构地区
浙江理工大学材纺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8期108-109,共2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基金
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浙理工教[2008]53号)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分子材料加工
教学质量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1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李得伟,张超,李海鹰.
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3):74-75.
被引量:19
2
刘刚.
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被引量:174
3
朱迪恩·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牛三平.
高等管理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及“课堂讨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2):99-101.
被引量:8
2
刘刚.
认识真实的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J]
.数字商业时代,2005(9):100-101.
被引量:7
3
赵纯均等.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Louis B. Barnes, C. Roland Christensen and Abby J. Hansen, Teaching and the Case Method (Third Edition)[C].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7.
共引文献
191
1
冯婷婷.
论感染科临床教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内在联系[J]
.智慧健康,2021,7(29):50-53.
2
毛燕君,夏英华,高嵩芹,王馨,张玲娟.
案例教学法(CBL)在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南方医学教育,2014(2):31-33.
被引量:2
3
屈振新.
运用案例教学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1):146-147.
被引量:2
4
王俊凤,柴玉华,钟海燕.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案例教学”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214-215.
被引量:7
5
罗若愚,涂丁文.
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两点思考[J]
.商,2012(20):159-159.
6
蔡艳芳.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6-87.
被引量:6
7
穆林.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38-39.
被引量:3
8
干信,王秀英.
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7-9.
被引量:4
9
周登杰.
工程数学案例教学探析[J]
.科技信息,2009(31):29-29.
被引量:3
10
吴伟伟.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广告策划教学中的应用[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1):85-8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65
1
刘建军.
浅析工程案例教学法[J]
.科技资讯,2008,6(12).
被引量:3
2
郑淑芬.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
.教育探索,2008(4):56-57.
被引量:145
3
操太圣,卢乃桂.
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53-57.
被引量:18
4
王永生.
工程案例教学:让科研走进本科生课堂[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3):94-96.
被引量:34
5
覃兵.
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3):39-43.
被引量:45
6
王建军,王永斌.
从人的主体性看素质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6X):78-79.
被引量:2
7
陈效兰.
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5-36.
被引量:42
8
曾继耘.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机制[J]
.中国教育学刊,2006(9):42-44.
被引量:9
9
经柏龙.
论案例教学在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科学,2006,22(5):39-42.
被引量:50
10
安蓉,王梅.
基于问题解决的工程案例教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133-135.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6
1
罗朝祥,唐波.
“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8):49-50.
被引量:2
2
刘利秋,卢艳军,高云红.
基于TRIZ理论的课堂素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2):119-121.
被引量:5
3
刘羽熙,荆祥海,王攀,邢新明.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4):232-233.
4
刘利秋,高云红,卢艳军,齐义文.
工科专业课堂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设计[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34(B03):96-99.
被引量:3
5
张磊.
企业实践助力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回归总结[J]
.山东化工,2018,47(21):170-171.
被引量:4
6
许辉群,杨梦琼,李敏,王泽峰,赵桠松.
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构建研究——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课程为例[J]
.高教学刊,2021,7(18):75-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邹长春,王晓芳.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
.山西建筑,2016,42(8):237-238.
被引量:3
2
刘磊,胡小燕,管健,李平.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创新课程的标准构建[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25):88-89.
3
甘容通.
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1):18-19.
被引量:2
4
顾新春,刘磊.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创新教育实践[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65-68.
被引量:3
5
李方宇,罗朝祥,张宇娇,智李.
微课教学在“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中的应用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9):221-222.
6
赵勤,黄琪.
“互联网+”背景下设计学专业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9(7):126-127.
被引量:1
7
董选普,蒋文明,廖敦明,吴志超,罗云华.
工科专业课堂“3D(Debate/Design/Doing)”教学法研究[J]
.大学教育,2019,0(11):8-10.
8
朱国全.
探讨高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几个细节[J]
.山东化工,2020,49(6):217-217.
被引量:2
9
朱国全.
山东沂蒙博科企业实践锻炼成效总结[J]
.山东化工,2020,49(7):195-196.
10
王灿华.
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生命的化学,2020,40(10):1861-1868.
被引量:11
1
梁贵萍.
《工程制图》教学法探讨[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1):81-83.
2
谢晖.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2):194-194.
3
赵燕萍.
工程力学教学法探讨[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22(7):85-86.
被引量:1
4
张文楷.
走向材料科学的前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辨析[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8(2):90-90.
5
顾安之.
《工程材料课》的教学法探讨[J]
.教学与研究,1990(1):14-17.
6
李慧云.
《材料力学》教学法探讨[J]
.宁夏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9(A10):63-65.
7
赵培淞.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2):92-92.
被引量:5
8
智艾娣.
辅助平面法求两曲面立体相贯线教学法探讨[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2):63-64.
9
陈刚,赵廷军.
工程材料课实施可逆式教学法探讨[J]
.合肥炮兵学院学报,1997,17(2):81-83.
10
朱骁横.
船舶机舱噪声的评估与测量[J]
.天津航海,1998(3):29-31.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