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期望理论是管理学中在对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鉴于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与员工管理存在一些共性,文章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对期望理论应用到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之后,建立了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期望理论的模式,并提出了实践应用措施。
作者
王晓琳
李乃梁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业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22-123,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期望理论
可行性
课程教学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苏春青,孟兰洲.
应用期望×价值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9):49-51.
被引量:1
2
王伟廉.
从实践的视角看高等教育研究应如何创新[J]
.教育研究,2003,24(3):18-20.
被引量:33
3
[英]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张圻福.大学课程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3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俊,张积家.
从期望x价值模式到目标理论的嬗变——心理学关于成就动机研究的进展及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01(4):20-23.
被引量:1
2
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赵祥麟 等.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
3
[美]利伯特(R·M·Liebert)等 著,刘范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
王伟廉.
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J]
.江苏高教,2002(4):35-41.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42
1
李庆豪.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前景[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19-22.
被引量:7
2
李庆豪.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展与前景[J]
.江苏高教,2004(4):6-9.
被引量:6
3
刘献君.
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院校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4-6.
被引量:36
4
胡仁东.
破立统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47-50.
5
杨桂英,郭丽梅,李敏.
护理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自我反思[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6):3142-3143.
被引量:3
6
郑确辉.
促进高教研究上水平要处理好几个结合[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16-17.
被引量:1
7
张相乐.
关于大学教学研究问题[J]
.石油教育,2005(6):50-53.
8
曾美玲,周春艳,唐福华.
关于教育研究的科学精神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200-202.
被引量:3
9
张海峰,刘业.
高职院校管理研究的现状、内容与范式[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7-9.
被引量:1
10
马希平.
高考有声试题编辑研究[J]
.中国考试,2007(2):48-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吴岩.
“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J]
.探索与争鸣,2020,0(1):26-28.
被引量:85
2
胡书津.
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研究[J]
.民族语文,1993(2):43-47.
被引量:1
3
杨善林,李兴国,顾东晓,左春荣.
信息管理类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104-106.
被引量:27
4
董银银,沈建松,姬会会.
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某省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24(4):33-37.
被引量:3
5
朱庆财.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10(36).
被引量:5
6
蒋越.
高校工商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法研究——评《工商管理学科导论》[J]
.管理世界,2020,36(5).
被引量:4
7
刘坤,陈通.
新工科教育治理情境综论[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411-416.
被引量:9
8
霍宝锋,叶雨潇,何欢,刘若蕾.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以天津大学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97-112.
被引量:4
9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5-11.
被引量:130
10
李凤亮,陈泳桦.
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70-176.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2
1
贾春环,刘益红.
IT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学习倦怠现象分析与解决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5):82-85.
2
李果,李小川,张祥,刘梦麒.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1):9-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梁樱.
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学类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以“创客教育”实验课程为例[J]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4,40(10):1-4.
2
刘慧娟,刘力强,武雪梅.
“新商科”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商场现代化,2024(14):36-38.
1
话题[J]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2004(9):61-61.
2
李良红.
浅析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英语读写[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0):115-116.
3
朱沁夫.
学生课外阅读约束—沟通—激励机制探索[J]
.大学教育,2013(23):31-32.
被引量:3
4
高小方,高翔.
大学教什么?[J]
.学周刊(上旬),2011(3):11-13.
5
李爱传,朱学东,汪东欣.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课程教学的作用[J]
.民营科技,2014(3):297-297.
6
向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教学中传播的途径与方法[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4):409-410.
7
李山.
“慕课”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成效与限度[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1):156-157.
8
叶风.
从幼儿教育看员工管理[J]
.科技创业月刊(创富指南),2009(12):53-53.
9
耿玉辉,吴景贵,王淑华,李翠兰.
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0):42-43.
被引量:2
10
何永美,高召华,陈海燕,段红平.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J]
.农业教育研究,2012(3):16-17.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