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6,共10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23
-
1《大乘玄论》,1979年,载《大正藏》第45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2《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1979年,载《大正藏》第39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3《大正藏》,1979年,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4《大珠慧海顿悟要门·诸方门人参问》,1991年,载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出版社.
-
5.《二程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07页.
-
6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第1500-1502,1502-1503页页,中华书局,2003年版.
-
7《龟山集》,1986年,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
-
8郭朋.《(坛经)对勘》[M].齐鲁书社,1981年6月.第1页.
-
9郭庆藩.《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29页.
-
10《京氏易传解读》,2004年,卢央解读,九州出版社.
二级参考文献24
-
1刘怀玉.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观[J].中州学刊,1994(4):62-66. 被引量:1
-
2童世骏.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和“行为”的概念区分谈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16-23. 被引量:11
-
3孙淑红.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5):17-20. 被引量:4
-
4忻鸿.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理论界,2007(3):160-161. 被引量:3
-
5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第119页,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
6Hilary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13.
-
7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3卷,第201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
8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 IX (2001).
-
9艾思奇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
10孙国东.《“交往”,抑或“沟通”?-哈贝马斯理论中“Communication”译名辨兼及“Law As Communication”的翻译》,载[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第346页,孙国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222
-
1杨海文.儒学独断论的表现形式与突围策略[J].学术研究,2004(7):64-68. 被引量:2
-
2曹虹.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J].文学遗产,2004(4):14-22. 被引量:1
-
3曾振宇.论“气”[J].哲学研究,2004(7):53-58. 被引量:8
-
4蔡方鹿.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3(3):53-59. 被引量:2
-
5张节末.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J].浙江社会科学,2004(5):152-156. 被引量:20
-
6林乐昌.张载答范育书三通与关学学风之特质[J].中国哲学史,2002(1):71-76. 被引量:3
-
7卢连章.论洛学在南方的传承[J].中州学刊,2004(5):142-145. 被引量:2
-
8崔永东.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J].孔子研究,2001(5):33-48. 被引量:2
-
9李锐.“气是自生”:《恒先》独特的宇宙论[J].中国哲学史,2004(3):93-99. 被引量:18
-
10樊国宾.“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J].当代作家评论,2002(5):114-12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35
-
1杨朝明.《中庸》成书问题新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5-12. 被引量:4
-
2邹化政.论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有与是的区别与联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9(1):77-86. 被引量:2
-
3黄裕生.论“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2):40-48. 被引量:3
-
4崔大华.刘蕺山与明代理学的基本走向[J].中州学刊,1997(3):64-68. 被引量:3
-
5刘纲纪.“艺”与“道”的关系——中国艺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J].江汉论坛,1986(1):39-45. 被引量:3
-
6高晨阳.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方式[J].文史哲,1991(3):39-46. 被引量:4
-
7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J].哲学研究,1995(4):63-73. 被引量:34
-
8孙海辉.由《大学》《中庸》看“慎独”释义[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7):98-101. 被引量:3
-
9吴元发.人文教育的心灵之维——现代性境遇中对人文教育的一次申辩[J].教育学术月刊,2015(5):14-19. 被引量:10
-
10廖名春.“慎独”本义新证[J].学术月刊,2004,36(8):48-53.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16
-
1欧阳斐.顾炎武哲学的本体论架构及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3(5):39-43. 被引量:1
-
2贡华南.体、本体与体道[J].社会科学,2014(7):111-119. 被引量:5
-
3李国仓.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体两翼”和“推进逻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8):9-12. 被引量:4
-
4张培高,张爱萍.气论视域下的儒释之辨——论周敦颐、张载对佛教徒批评的回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6):67-72. 被引量:3
-
5赵海燕,刘慧海.论唐君毅的“存在”说[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103-106. 被引量:1
-
6李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基于“人”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0(8):152-156. 被引量:8
-
7杨孝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J].新视野,2021(2):26-31. 被引量:11
-
8秦际明.形上与本体的相逢——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历史与问题[J].中国哲学史,2022(1):98-105. 被引量:3
-
9王琦.基于中国哲学与现代科学视域的中医学气本体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1-10. 被引量:13
-
10胡金旺.苏轼的哲学思想与艺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3):1-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0
-
1赵林度.人的现代化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物流研究,2021(4):71-78. 被引量:3
-
2贡华南.理、天理与理会:论“理”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的演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6):11-16. 被引量:5
-
3贡华南.从“形与体之辩”到“体与理之辩”--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范式之嬗变历程[J].中国社会科学,2017(4):128-148. 被引量:7
-
4张庆晓.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定位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2):1-6. 被引量:7
-
5高瑞.近四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2):12-16.
-
6高亮.阴性何以柔长:太极拳健康文化特质论绎[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8):57-64. 被引量:15
-
7应思伊,徐冬先.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引领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21(7):34-35. 被引量:1
-
8田慧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锋绘,2021(7):241-243.
-
9冯朝睿,尹俊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研究现状及进路研判[J].学术探索,2021(9):1-11. 被引量:1
-
10杨再忠.乡村振兴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治化路径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4):19-24. 被引量:15
-
1吴敏发.浅谈对数学思维特性的认识[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14):59-59.
-
2张丽.论“易”作为《易传》的本体概念[J].广东社会科学,2010(3):79-82.
-
3李英华.关于老子之道的几个问题[J].中国道教,2002(2):41-43.
-
4沈鸿友.思维特性四则[J].思维与智慧,2001(8):4-5.
-
5潘德荣.本体概念的诠释学反思[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5-20.
-
6米文科.良知与虚寂合一——王龙溪虚寂思想略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12-14.
-
7陈红兵.《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J].管子学刊,1995(2):21-22. 被引量:1
-
8王金华,肖淑华.中国传统思维特性及对文化创造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9):68-69.
-
9宁新昌.简论张岱年的人生哲学[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6-9. 被引量:1
-
10肖川.向内心求真理[J].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