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化肥,而忽略了农家肥和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性,尤其是秸秆还田,人们常常在收获后将秸秆废弃在路旁、村头,或当作燃料,这样既浪费有机肥源,又污染环境。因次,为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环境,应大力提倡秸秆还田。
作者
王作英
机构地区
天津市汉沽区农林局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8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科学技术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机械化程度
土壤有机质
有机肥源
污染环境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1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2-786.
被引量:149
2
洪春来,魏幼璋,黄锦法,王润屹,杨肖娥.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627-633.
被引量:127
3
沈勤鲁,缪剑飞.
浅谈土地整理中培肥地力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建阳市崇雒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3):47-48.
被引量:2
4
吴丽芬,杜一新,李永青.
茶园养鸡生态种养模式效益浅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7):103-103.
被引量:15
5
陈传科,李丽伟,杜一新,李永青.
板栗园地力培肥途径探索[J]
.上海农业科技,2012(6):121-122.
被引量:4
6
孙卫民,杨滨娟,钱海燕,王淑彬,黄国勤.
秸秆还田配施不同配比化肥对晚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2,2(12):16-21.
被引量:17
7
李柏胜.
新开耕地后续培肥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3,33(2):52-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夏金英,杜一新.
对新开发土地利用培肥的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29-31.
2
高景芳.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9S):103-1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瑛,郭梅燕,郭书磊,肖林云,刘海礁.
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2):273-276.
被引量:2
1
周琼华.
谈我省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源的开辟问题[J]
.福建农业科技,1989(5):18-20.
2
钟飞旺.
饼肥的合理施用[J]
.农友致富月刊,2003(4):20-20.
3
吴迎春.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与效益[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9):39-39.
被引量:1
4
徐健.
单季稻区紫云英“闽紫4号”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4):57-58.
被引量:1
5
赵仕林.
发展绿肥生产 提高土壤肥力[J]
.云南农业,2011(6):38-38.
被引量:1
6
番绍玲.
发展绿肥生产 提高德宏土壤肥力水平的思考[J]
.云南农业,2009(6):35-36.
被引量:5
7
有种小麦不能吃,却能当作除草剂[J]
.新农村,2010(10):55-55.
8
贾园园.
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河北农机,2014(2):50-51.
被引量:6
9
刘丽霞.
水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2006(5):38-39.
被引量:2
10
王东海,程学清,张剑伟.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4):65-65.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