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视奇观的美学批评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日常生活普遍视觉化的今天,视觉已成为消费对象,消费者借助于视觉技术在视觉性事件中寻求信息、意义和快感,“形象”代替实物而成为消费的中心,“奇观化”于是就产生了。世界的“奇观化”将人类生活彻底变成了“美学场”,却没有带来“美”的君临。
作者 洪艳 刘友林
机构地区 浙江财经学院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3,共3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体奇观"对体育之影响研究>的一部分 批准号:09yjczH11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4页.
  • 2[法]吉尔·李利波维茨基著,方仁杰,倪福生译.《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7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49

  • 1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3):18-26. 被引量:363
  •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3[法]热拉尔·贝东.电影美学[M].文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0.
  •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5[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6[德]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李清华,译.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7[美]劳拉·穆尔维,周传基,译.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 8张智华.电影中的心理暗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 9颜祥林.死亡美学[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10孙振涛.“后蒙太奇”时代的电影语言[J].理论与创作,2010(1):91-9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