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4-87,共4页
China Soft Science
同被引文献24
-
1范家骧,高天虹.熊彼特经济理论体系(下)[J].经济纵横,1988(7):61-63. 被引量:2
-
2汤世国.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变革与前景[J].中国软科学,1993(1):33-35. 被引量:10
-
3陈劲.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16(6):22-29. 被引量:15
-
4老田.六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快速进步的奥秘[J].农村工作通讯,2005(9):56-57. 被引量:1
-
5李星洲,周光前,邵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府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功能[J].科学与管理,2006,26(5):27-28. 被引量:3
-
6魏江,陶颜,胡胜蓉.创新系统多层次架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4):37-43. 被引量:16
-
7杨华生.中国:创新求存[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
8路甬祥.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3):70-72. 被引量:51
-
9石定寰,柳卸林.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1998(5):7-11. 被引量:12
-
10冯之浚.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J].中国软科学,1999(1):55-58.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朱孔来,孙小素,闫峰,张俊杰.对自主创新中“自主”和“新”的理解和认识[J].特区经济,2007(3):137-138.
-
2朱孔来.对技术创新有关分歧点的认识及评述[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5-8.
-
3张珂鸣.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62-63. 被引量:1
-
4卢方元,王茹.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4):6-10.
-
5陆桂军,唐青青.“放管服”背景下广西科研领域改革堵点及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广场,2020(3):12-19.
-
6马忠法,肖宇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专利开放共享制度的构建[J].江汉学术,2022,41(1):103-111. 被引量:2
-
7黄振羽.我国大科学创新系统建设的行动者网络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203-210. 被引量:1
-
8刘玉娟,张云筝.创新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能效路径优化[J].中国高校科技,2023(7):67-72. 被引量:1
-
9倪君,李瑞,梁正.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时代特征与治理逻辑[J].中国科技论坛,2023(10):1-10. 被引量:8
-
10邓宏兵,李世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5):1-7. 被引量:3
-
1冯之浚.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创新系统的几个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20(1):6-10. 被引量:18
-
2方新.建设国家创新系统重在系统整合[J].中国科技月报,1999(4):23-24. 被引量:2
-
3方新.建设国家创新系统重在系统整合[J].石油化工动态,1999,7(5):60-61.
-
4方新,连燕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重建国家创新系统[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8,1(4):44-50. 被引量:5
-
5冯之浚,许静.深入开展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有关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对话[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20(7):4-5. 被引量:4
-
6李竹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琐谈[J].企业技术进步,1999(12):10-11.
-
7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厂矿科协,1998(4):2-2.
-
8李京文.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J].中国软科学,1999(12):91-94. 被引量:10
-
9孙成权.传播创新知识 促进知识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1998(6):14-15. 被引量:3
-
10冯之浚.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J].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4-10.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