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陶渊明与东晋诗坛的疏隔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陶渊明的创作与东晋玄言诗风格迥异,南朝的文论家和史学家对他的诗人身份没有给予应有的认可和评价。陶渊明的家世影响、交游情况以及他"质性自然"的人生观,是他与东晋诗坛疏隔的原因。田园题材的创新,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找寻、获得与传播,昭示了陶渊明与东晋文学疏隔的终极意义。
作者
高政锐
张荣东
机构地区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162,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陶渊明与魏晋玄学研究>(08E047)
关键词
陶渊明
东晋诗坛
疏隔
表现
原因
影响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5.
2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1.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64.
5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99-100.
6
李剑峰.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37.
7
袁行霈.中国诗歌与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4.
共引文献
324
1
马银华.
论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J]
.山东社会科学,2004(7):86-88.
被引量:3
2
王德华.
东晋文学的主题变迁与地域分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110-116.
被引量:3
3
张忠纲.
杜甫献《三大礼赋》时间考辨[J]
.文史哲,2006(1):66-69.
被引量:14
4
程亚林.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2):181-186.
被引量:2
5
钟书林.
陶渊明诗《于王抚军座送客》辨伪考[J]
.固原师专学报,2006,27(5):9-12.
被引量:2
6
王德华.
汉末魏晋辞赋人神相恋题材的情感模式及文体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102-109.
被引量:3
7
王红蕾.
性灵说的缘起与发生[J]
.社会科学辑刊,2007(1):216-219.
被引量:1
8
吴国富.
《史记》与陶渊明的政治理想[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2):54-58.
被引量:1
9
于浴贤.
论李贽散文的论辩技巧[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5(3):1-6.
10
秦丽辉.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140-14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李斯斌.
东晋义解僧人对于诗风转变的影响[J]
.中华文化论坛,2011(2):63-69.
被引量:1
2
郭晨光.
东晋的玄学新义及其对玄言诗的影响[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2):33-36.
被引量:1
3
王友群.
东晋兰亭诗的题材类型及语言风格[J]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9):63-66.
被引量:1
4
高建新.
陶渊明创作的思想史意义[J]
.铜仁学院学报,2014,16(1):3-8.
被引量:2
5
侯丽.
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3X):109-1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鲜跃勇.
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诗风的“玄言”化[J]
.长城,2014,0(01X):131-132.
2
雷玉梅.
浅析陶渊明的诗歌、散文与辞赋创作[J]
.经营管理者,2014(25):356-356.
1
潘建平.
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试述陶渊明的进步思想与高尚人格[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93-93.
2
孙士雪.
试析陶渊明田园诗之“趣”[J]
.作家,2013,0(08X):133-134.
3
阿来.
春天记[J]
.草地,2013(4):4-17.
4
阿来.
故乡春天记[J]
.作家,2017(1):20-30.
被引量:1
5
王庆生.
沙尘埃里白玉 灌木丛中青松——论谢灵运的诗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1):62-66.
6
韩团结.
论陶渊明及其诗歌中的自然[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3):36-36.
7
朱彤.
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7):40-44.
被引量:1
8
张慧姝.
试论谢混的《游西池》一诗[J]
.青年文学家,2009,0(9X):39-39.
被引量:1
9
李国文.
洋月亮又来了[J]
.文学自由谈,1993,0(3):25-27.
10
李江峰.
对疏隔人生的抗争——《围城》与《禁闭》比较[J]
.小说评论,2007(S1):149-152.
学术交流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