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社会不管要维持或发展某种制度和社会行为,还是要批评或改造某种制度和社会行为,都需要有某种知识辩护。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师专业化实质是为自身存在进行合理性辩护。然而在现有的"两种文化"的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运思逻辑并未能为这一运动提供更好的出路,因此,教师专业运动只有重新寻找一种新的认识论才能真正实现其科学性。
作者 杨素萍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美]列奥·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M] 北京:三联书店,2003.导言.81.
  •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3[美]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编.韦伯斯特词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867.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94.
  • 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 6[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原编者序”p2.“原编者序”p4.p19.
  • 7王爱菊.教师专业化批判--兼论教师幸福[J].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8):72-75. 被引量:12
  • 8耿申.专业化教师应是怎样的形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6(8):1-1. 被引量:3
  • 9[美]安迪·哈格里夫斯著,熊建辉等译.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1.
  • 10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26(7):71-74. 被引量:193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被引量:917
  • 2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26(7):71-74. 被引量:193
  • 3耿申.专业化教师应是怎样的形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6(8):1-1. 被引量:3
  • 4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
  •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 7[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8Hoyle, E. Pro f 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Hoyle, E. and Megarry, J. (e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1980, London: Kogan Pagem, 1980,43.
  • 9Lieberman, A. Practices that support teacher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con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Phi Delta Kappan, 1995,76(8).
  • 10Darling-Hammond, L.& Mclaughlin, M. I. Policiesthat suppor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n era of reform. Phi Delta kappan, 1995, 76(8).

共引文献430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