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对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批判。他一方面肯定了社会契约论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个人主义,其自由观是片面的。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王卓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伦理专业
出处
《中国外资》
2010年第18期210-210,共1页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契约论
个人
批判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英]霍布斯 黎思复 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英]洛克.政府论[J].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J].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共引文献
423
1
兰久富.
论契约交往方式的现代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8-122.
被引量:5
2
吕世伦,张学超.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1):85-102.
被引量:59
3
廖杨.
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J]
.思想战线,2005,31(1):21-25.
被引量:12
4
胡健,董春诗.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2):113-116.
被引量:21
5
丛中笑.
国家课税权的法律解析[J]
.当代法学,2005,19(3):61-68.
被引量:5
6
刘红臻,肖乾刚.
自主与不自足经济社会情境中的经济法定位:“社会性”的解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3):64-72.
被引量:2
7
关玫.
司法公信力初论——概念、类型与特征[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4):134-141.
被引量:94
8
桑本谦.
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的互动——一个解读法律制度的新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5):104-114.
被引量:39
9
范进学.
人权三论[J]
.当代法学,2005,19(5):74-78.
被引量:4
10
李少伟,刘进田.
民主政治——现代法制的政治前提[J]
.河北法学,2005,23(10):6-10.
1
严丽.
《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揭示的人学思想[J]
.长安学刊,2011(1):113-114.
2
吴超男.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开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为例的研究综述[J]
.世纪桥,2009(21):45-46.
3
何中华.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
.河北学刊,2003,23(4):66-73.
被引量:24
4
崔建霞.
关于人的存在的一点思考[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5-77.
被引量:1
5
倪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J]
.科学与管理,2009,29(6):137-138.
6
刘友女,傅艳蕾.
马克思与吉登斯的能动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12-17.
7
张聪卿.
析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J]
.武陵学刊,2012,37(1):60-63.
8
陈万众.
从“现实的个人”探析马克思对黑格尔个人观的批判与超越[J]
.传承,2015(10):67-69.
9
王克千.
萨特存在主义剖析[J]
.哲学研究,1984(2):20-29.
被引量:4
10
唐忠宝.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问题的新考察[J]
.云南社会科学,2012(6):31-35.
被引量:1
中国外资
201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