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一种研究策略,"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处于何种关系,在根本上决定于它被人们作了何种理解。只有合理理解"回到马克思",即坚持将解读马克思的文本、把握马克思的精神实质与我们当前的实践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实现一种"融合"创新,才能让"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
作者 许恒兵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1,共3页 Study &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社会科学报,2003,(4):17-17.
  • 3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
  • 4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5张一兵.何以真实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史[J].学术月刊,2005,37(10):5-8. 被引量:15
  • 6陈学明.反对制造马克思.社会科学报,2003,.
  • 7何萍.论“回到马克思”现象[J].学习与探索,2004(5):1-5. 被引量:12
  • 8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145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