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国际制度视角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迁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国际制度对每一个开放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国家对国际制度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可以透视这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从国际制度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脉络作一梳理,并以国际制度理论深入分析每一阶段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处理好国际关系,保障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被引量:69
  • 2罗兹曼吉.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86.
  • 3唐家璇.新中国外交五十年[J].党建研究,1999,0(10):13-17. 被引量:4
  • 4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 5基欧汉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5-76.
  • 6[美]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
  • 7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 8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0):5-10. 被引量:41
  • 9诺斯.《改变中的经济和经济学—诺斯2002年3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2,(2002).
  • 10Samuel Kim ,"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in Economy and Oksen - berg,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p45 - 49.

二级参考文献43

  • 1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15-20. 被引量:48
  • 2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J].美国研究,2001,15(1):74-88. 被引量:57
  • 3.[N].《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5日.
  • 4陈志敏 载陈玉刚 袁建华编.《国际关系的次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与东北亚合作》[A].载陈玉刚、袁建华编.《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1世纪国际关系的解读》[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66页.
  • 5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公民社会与政府外交”部分[M].,.第151-189页.
  • 6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A]..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学术会议论文[C].,2004年5月..
  • 7Francis Fukuyama,“China:Global Citizen or Growing Menace?”The Daily Yomiuri,May 16,2004.
  • 8Samuel Kim, "China'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omas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pp.401 - 434.
  • 9Samuel Kim,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in Economy and Oksenberg, eds.,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p.42- 89.
  • 10Samuel S. Kim, China, the United Nation,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共引文献161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