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常生活中的法初探——以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作为社会哲学的元理论,为解释国家法之外的社会调控体系之合法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采取社会本位的法律多元主义的立场,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交往互动行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法规范之形成的建构性意义。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指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基础性调控作用。并结合中国法治社会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讨论了建构良性循环的"日常生活法体系"对形成健康平衡的社会秩序调控系统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指出交往互动行为和生活世界是哈氏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并结合案例,通过分析哈氏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对建构交往理性基础之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进行了理论铺垫。第二部分讨论了建立在交往理性之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法"之形成与发展过程。首先,通过考察日常生活中的法与"活法"的区别联系,把"日常生活中的法"定义为:在交往行动中产生,经由主体一致性同意而形成对彼此行为之稳定性预期,从而约束主体行为,具有连续性规范意义的行为准则。随后,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社会模拟理论",分析了随着交往及交往扩大化,"日常生活中的法"吸收整合其他一般行为规范而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讨论了"日常生活中的法"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效力层级的划分。通过阐释"日常生活中的法"与"生活中的微观法律"、道德以及习惯法之间的关联性,将"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内部的效力层级划分及其运行、制裁机制呈现出来。同时指出,生活中的微观法律、社会道德规范和习惯法因为形成与运作方式的差别,其效力等级呈逐步递增状态。最后,本文从中国法治社会进程中遇到的困境出发,指出转型中国社会,同样遇到了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法体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只有充分恢复交往理性,重视法与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才能建构起具有整体性意义的、健康平衡的社会调控体系。
作者 陈英
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10年第4期1-29,共29页 Graduate Law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43

  • 1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4-11. 被引量:59
  • 2李学兰.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32. 被引量:22
  • 3[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
  • 4Habermas. Technik und Wissenschafi als ' Ideologic' [M].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68.
  • 5J. Habermas .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tudent Protest,Science, and Politics [ M]. Boston:Beacon Press, 1970.
  • 6R. J. Bernstein. Habermas and Modernity[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9页.
  • 8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 9康德 许景行 译.逻辑学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10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共引文献262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