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双重主体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是翻译实践的主体,是译者,另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译论中,无译者主体性可言,也就无学生的主体性可言;在后结构主义译论条件下,译者获得了主体性,学生也相应地拥有了主体性。学生是翻译教学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创造性与问题意识两个方面。
作者 王永江
出处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3-85,共3页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辜正坤.翻译理论著作序文三篇[J].中国翻译,2004,25(2):45-49. 被引量:3
  • 2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文学翻译中"误读"现象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 3张中载等.Derrida,Jacques.Structure,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M]//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 4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20.

二级参考文献5

  • 1维科.《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135页.
  • 2.《论语·八佾》[M].,..
  • 3.《论语·公冶长》[M].,..
  • 4.《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A]..见《史记》,第七册[C].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一六二页.
  • 5.《辞源》(第一册)[M].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0307页.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