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外购商誉的经济本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发展,带来了外购商誉在企业报表上的普遍存在。文章将探讨报表上体现的外购商誉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分析产生外购商誉的影响因素,发现外购商誉不完全等同于自创商誉,而企业报表上列示的商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誉。
作者
施慧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52-53,共2页
Friends of Accounting
关键词
外购商誉
自创商誉
商誉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9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朱国泓.
商誉“黑箱”:推导、解构与还原[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2(1):26-30.
被引量:4
2
许家林.
商誉会计研究的八十年:扫描与思考[J]
.会计研究,2006(8):18-23.
被引量:59
3
林建秀.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和负商誉辨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5):109-114.
被引量:28
4
于越冬.
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的经济实质[J]
.会计研究,2000(2):40-45.
被引量:90
5
杜兴强.
科斯定理负商誉“悖论”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J]
.会计研究,1999(7):30-36.
被引量:43
6
李晓玲.
对负商誉理论的思考[J]
.会计研究,1999(2):36-38.
被引量:54
7
徐泓,朱小平,杨万贵.
对商誉的再认识——公司收购的思考[J]
.会计研究,1998(8):30-33.
被引量:41
8
张鸣,王明虎.
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J]
.会计研究,1998(4):11-15.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邓小洋.
商誉基本概念探微[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22(2):62-67.
被引量:15
2
王玉敏.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产权的思想[J]
.经济评论,1998(4):21-23.
被引量:15
3
谭力文.
马歇尔经济学说中的企业家理论[J]
.经济评论,1998(4):60-64.
被引量:16
4
程保平.
斯密“经济人”假定思路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
.经济评论,1998(4):65-70.
被引量:19
5
邓宏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比较[J]
.经济评论,1998(6):9-12.
被引量:14
6
汤湘希.
商誉会计的终结与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兴起[J]
.会计之友,2004(7):7-9.
被引量:11
7
冷冰,陈瑜.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J]
.会计研究,2004(9):89-96.
被引量:21
8
朱国泓,周波.
对传统商誉观的质疑和新释[J]
.财会月刊(合订本),2000(16):40-41.
被引量:4
9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6
10
许家林.
商誉研究中几个会计问题的基本认识[J]
.黑龙江财专学报,1997(3):62-67.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96
1
蒋苏蓉,雨田木子,倪志兴.
环境不确定性与并购商誉减值研究——基于新冠疫情信息披露的视角[J]
.昭通学院学报,2022,44(6):73-84.
被引量:1
2
邹进文.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研究在西方的反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169-186.
被引量:13
3
肖洁,倪中新.
商誉减值风险是否存在?——对A股创业板商誉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科创板的建议[J]
.金融发展,2019(1):97-104.
被引量:1
4
谭雅文.
商誉溢价对企业利润操纵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21(1):30-31.
5
白双明.
企业成功与员工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5).
6
江泓.
负商誉问题研究——兼评SFAS141的负商誉会计处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4):5-6.
被引量:4
7
赵静.
“人力资本观”下商誉本质探析[J]
.齐鲁珠坛,2009(3):9-11.
8
冯祥斌.
试论权益性人力资本和债务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54-56.
9
龙云飞,崔剑峰.
对商誉问题的若干思考[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8-62.
10
薄异伟.
浅谈商誉认识的八个误区[J]
.财会月刊(中),2005(11):56-57.
同被引文献
15
1
李田香,谭顺平.
企业并购中商誉价值的确认[J]
.财会通讯(中),2011(11):7-8.
被引量:3
2
熊剑,蒋基路.
从美国商誉相关会计准则变迁看商誉会计误区[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7):45-48.
被引量:11
3
林建秀.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和负商誉辨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5):109-114.
被引量:28
4
葛家澍.
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J]
.会计研究,1996(1):3-8.
被引量:242
5
董雪艳,袁建华,颜媛媛.
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兼品牌、商标、商誉的关系研究[J]
.会计之友,2006(09Z):7-8.
被引量:7
6
许家林.
商誉会计研究的八十年:扫描与思考[J]
.会计研究,2006(8):18-23.
被引量:59
7
胡玄能.
并购商誉及其计量[J]
.会计之友,2007(03S):70-71.
被引量:1
8
周晓苏,黄殿英.
合并商誉的本质及其经济后果研究[J]
.当代财经,2008(2):119-125.
被引量:29
9
徐文丽,张敏.
对商誉本质的重新认识[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1):39-44.
被引量:18
10
王超.
基于会计信息视角的商誉因素实证分析[J]
.财会通讯(下),2009(10):11-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赵霞.
宏观因素与合并商誉[J]
.经营与管理,2014(10):82-85.
2
曹雪,孙优帅,郭楚乔.
我国商誉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6(12):235-2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小康.
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探析[J]
.中外企业家,2019(9):36-37.
被引量:1
1
刘思华.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态经济本质─—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研究之四[J]
.生态经济,1995,11(5):16-18.
被引量:4
2
吴艾莉.
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几个基本问题[J]
.生产力研究,2008(11):144-145.
被引量:1
3
吴艾莉,张智光.
政府绩效审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113-115.
被引量:2
4
顾中国,江金锁.
论商誉的本质及自创商誉的定价[J]
.财会月刊(中),2006(12):3-4.
被引量:1
5
路翠丽.
对现行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2):95-96.
被引量:2
6
冯国强.
浅谈合并报表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6):26-27.
7
Clauds Dion Carolins Lafforst Guarav Lahiri Deborah Allday David Derain.
收购与兼并:一项关于整合的游戏[J]
.销售与管理,2008(5):104-107.
8
本刊编辑部.
收购与兼并在中国[J]
.化工管理,2002(2):20-23.
9
朱荣科.
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与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J]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2004,4(11):73-77.
10
郭跃霞.
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核算中的应用[J]
.财经界,2014(5):155-155.
被引量:1
会计之友
2010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