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多民族兄妹婚神话母题探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作者
王宪昭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6,共6页
Theory Journal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项目编号:YZDB20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兄妹婚
神话
民族
母题
分类号
I206.71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4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1
[日]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A].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C].马昌仪.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2
杨毓骧.澜沧县拉祜族社会文化调查[A].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第4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
鹿忆鹿.
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话比较[J]
.民间文学论坛,1997(1):32-41.
被引量:4
4
刘江华.中国神话故事:天、地、人物卷[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5
李卉.台湾及东南亚的同胞配偶型洪水传说.中国民族学报,1995,(1).
6
史军超.
哈尼族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人类第一次脑体劳动大分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3):41-46.
被引量:1
7
沙车.祭祖的由来[A].中国少数民族神话[C].谷德明.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8
陈建宪.神话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社科工作者调查表明"阿夏婚姻"具有旺盛生命力[N].云南日报,1993-10-28.
共引文献
540
1
张积家,和秀梅.
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J]
.心理学报,2004,36(6):654-662.
被引量:41
2
王海明,李明.
纳人亲属称谓的几个问题——20世纪 90年代以前和以后研究的对比[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9-156.
被引量:2
3
赵冬,宋彩萍.
人文教育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人文教育[J]
.齐鲁学刊,2005(5):137-143.
被引量:4
4
刘艳.
“酒境诗心”与“酒情仕心”——陶渊明与辛稼轩饮酒诗词比较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12-14.
5
李子贤.
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58-66.
被引量:16
6
李承宗.
“生态人”价值观新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25-28.
被引量:8
7
肖贵清,胡运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0-24.
被引量:7
8
庄西真.
学校自主性与学校能力[J]
.中国教育学刊,2007(1):38-42.
9
李芳,张耀灿.
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研究的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15-17.
被引量:1
10
李金齐.
文化安全释义[J]
.思想战线,2007,33(3):99-103.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93
1
叶舒宪,王海龙.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J]
.学习与探索,1990(5):4-11.
被引量:6
2
马翀炜.
对神话的另一种解释[J]
.民族艺术研究,2002,15(4):37-43.
被引量:2
3
向柏松.
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57-61.
被引量:12
4
陈建宪.
洪水神话:神话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洪水神话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5-13.
被引量:10
5
杨甫旺.
论“梅葛”的历史文化特点[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114-118.
被引量:7
6
王宪昭.
试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77-81.
被引量: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
[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
9
[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0
郭思九,陶学良整理.查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引证文献
8
1
余敏先.
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的生态学意义[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54-57.
被引量:2
2
陈宇.
中外洪水神话的主题学浅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14,3(1):36-38.
3
吉差小明.
彝族人类起源神话文化溯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8):52-53.
4
沈德康.
论藏缅语民族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中的生殖观念[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133-138.
被引量:2
5
张洁.
浙西南环敕木山带畲族妇女“雄冠式”头冠解析[J]
.设计艺术研究,2015,5(1):38-44.
被引量:3
6
涂平,林国清.
伏羲女娲神话的流播[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3):94-100.
被引量:5
7
邢飞.
“藏羌彝走廊”的神话交流初探[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33(4):94-98.
被引量:4
8
周桢舜.
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及其文化内涵[J]
.写作(中),2017,0(1):85-8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杨茜雯,赵秀俊.
藏羌彝走廊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共祖意识探析[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1):163-173.
2
管彦波,李凤林.
西南民族乡土传统中的水文生态知识[J]
.贵州社会科学,2014(11):73-78.
被引量:4
3
黄克顺,张海砚.
试论安丰塘传说及其人文价值[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12):24-27.
4
沈德康.
历史·结构·情境:神话研究方法论刍议[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5):91-95.
5
王婷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述评[J]
.民族学刊,2017,8(6):88-94.
被引量:1
6
刘波,马俊贤.
伏羲女娲神话原型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6):126-131.
被引量:2
7
袁丽霞,周毓华.
“藏羌彝走廊”的前世今生——近十年来国内“藏羌彝走廊”研究成果及趋势分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30(4):40-47.
被引量:4
8
沈德康.
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6):37-46.
被引量:1
9
胡潮江.
畲族传统凤冠造型研究[J]
.服装论丛,2022(1):17-23.
10
胡洪斌,江宇.
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的发展进程与演进逻辑——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到“西南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带”[J]
.理论月刊,2022(6):92-97.
被引量:2
1
郭明军.
确立“多文学”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一种推进[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2(2):92-95.
被引量:2
2
第七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桂林召开[J]
.民族文学研究,2010,28(2).
3
徐新建.
承前启后 创建未来——第九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总结[J]
.三峡论坛,2013(1):98-102.
被引量:2
4
程琳.
谈福克纳《喧嚣与骚动》的人物特点与艺术特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8-29.
5
刘锡诚.
陆沉传说再探[J]
.民间文学论坛,1997(1):50-57.
被引量:6
6
豪尔赫·卡拉斯科,朱景冬(译).
聂鲁达的露水姻缘[J]
.译林,2013(2):8-9.
7
徐新建.
回顾与前瞻:2015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评述[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4-82.
被引量:2
8
赵静.
浅析萨都剌词的特色[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0(2):19-20.
9
钟黎.
浅谈英文诗歌中的伦理道德理念[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2):139-139.
10
陈晶.
浅谈人类起源神话[J]
.文学教育,2008(13):142-143.
被引量:2
理论学刊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