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行为失范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种种危害,必须加强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和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完善网络法规,强化法律的制约作用,加强技术防范措施,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多管齐下,以期收到治理实效。
作者
张道明
刘福芳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
出处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关键词
网络行为失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网络法规
网络技术
网络道德
分类号
C912.68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舜口谐论坛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8-270.
2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36.
3
魏玉梅.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9-12.
共引文献
2
1
杨红艳,黄露,刘建银.
重庆市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调查与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81-86.
被引量:1
2
黄露,刘建银.
青少年网络游戏社会行为特征及群体差异分析——基于全国十省市的调查[J]
.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40-4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9
1
张锦.
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传播社会(下)[J]
.国际新闻界,1999,21(4):57-59.
被引量:4
2
兰维,丁伯成.
玩耍:导致青少年行为失范的心理[J]
.当代青年研究,1995(1):7-9.
被引量:3
3
戚攻.
“虚拟社会”与社会学[J]
.社会,2001,21(2):33-35.
被引量:35
4
赵永柯.
信息时代网络犯罪的司法抗制[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4):208-210.
被引量:4
5
李一.
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
.浙江社会科学,2007(3):97-102.
被引量:24
6
李一.
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判定标准[J]
.广西社会科学,2007(8):162-165.
被引量:11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John A Bargh,Katelyn Y A McKenna,Grainne M Fitzsimons.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on the interne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1):33-48.
9
刘玉春.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探析制[J].青少年导刊,2008(9).
10
姜文嘉.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8(12):248-2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汪传雷,王兰,冯世朋.
知识型员工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5):97-100.
被引量:2
2
汪传雷,冯世朋,王兰.
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类型、成因及其危害[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8):21-25.
被引量:7
3
郭慧梅,任帅军.
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899-904.
被引量:2
4
陈威,李晓菜,王洁婷.
微博虚假新闻的原因及治理——基于网络自媒体传播的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5,1(6):1-3.
被引量:1
5
陈威,李晓菜,刘懿萱,王洁婷.
网络越轨行为对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东南传播,2015(11):87-8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谢俊贵.
网络社会的信息灾难及治理思路[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0):16-23.
被引量:3
2
赵鹏.
国内外信息行为对比研究[J]
.情报科学,2015,33(5):8-14.
被引量:11
3
牛钰莹,崔新春,乔鸿.
基于可视化图谱的国内信息行为研究热点分析[J]
.情报探索,2015(10):27-31.
被引量:1
4
葛岩,马捷.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被引量:7
5
邓艳葵,旷晓霞.
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分析与干预——以广西高校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51-155.
被引量:10
6
高士荣.
网络时代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对策研究[J]
.新闻知识,2016,0(11):37-39.
被引量:5
7
刘雪英.
虚假新闻传播对受众行为的危害[J]
.新媒体研究,2017,3(2):11-12.
被引量:2
8
张帆,程旺.
高校学生网络理性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调研[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4):92-99.
被引量:5
9
刘法威,张如孟,郭珍.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生网络行为动机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20(4):84-88.
10
张璐,薛耀文.
新媒体视域下影视明星社会形象的解读与重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
.电影文学,2022(3):11-19.
1
郭慧梅,任帅军.
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899-904.
被引量:2
2
路芳.
网络暴力定义探析[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2):19-21.
被引量:11
3
李康波.
网络行为失范及其控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13(1):83-86.
被引量:2
4
付小平,张陟遥.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1,0(1):13-14.
被引量:7
5
胡兵.
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2):161-164.
被引量:6
6
观点集粹[J]
.半月谈,2004(6):65-65.
7
李一.
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判定标准[J]
.广西社会科学,2007(8):162-165.
被引量:11
8
陆俊.
网络公共意识的自觉与培育[J]
.前线,2014(12):51-53.
被引量:1
9
刘文华,李成学.
论加强网民的公民意识和素质培养[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3):73-76.
被引量:1
10
梁明骅.
加强中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J]
.职业,2012(17):54-55.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