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改造民主:抗战时期“三三制”选举的革命面像 被引量:12

To Transform Democracy:Revolutionary Essence of the Three Thirds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War of Resistanc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三三制"原则回应了现代革命的民主诉求,这一原则的革命意义还在于将自由主义追求的个体权利平等转化为革命政党追求的党派与阶级平等。梳理相关史料可以看出,完善"三三制"选举的过程即是政党改造民主的过程。在革命语境下,中共通过中间分子的"物色",选区的调整,原则实现形式的灵活性与政党领导的间接性等来塑造民主,巩固革命政权。至此,"三三制"原则成为革命政党改造民主,动员民众的工具。 The Three Thirds System responsed the democratic appeal,and it's revolutionary meaning also lies in a fact that it transformed individual equality of rights which liberalism has been pursuing into equa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classes which revolutionary parties have been pursuing.After hackling some certain historical materials,we can see that the process of perfecting the Three Thirds System is the very process in which political parties transformed democracy.In revolutionary language situation,Chinese Communist modeled democracy and consolidated revolutionary regime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neutral,adjustment of electoral district,flexible forms of realizing principles and indirection of party's leadership.Thus,we can say the Three Thirds System become the party's tool of transforming democracy and mobilizing the public.
作者 王建华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0-126,共7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社会改造研究”(09CDJ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民生政策及其影响研”(08JJD770099)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改造民主 三三制 革命面像 transform democracy the Three Thirds System revolutionary ess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高岗.《抗战四年来陕甘宁边区的建设(1941年6月16日)》,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年)》甲1,1994年,第373页.
  • 2李忠全、王振中.《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简述》,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390页.
  • 3《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4年12月)》,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73页.
  • 4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一项基于中国情境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2):108-116. 被引量:18
  •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 6毛泽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
  • 7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J].共产党人,.
  • 8《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李光、王致中等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 9《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1941年11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第181、182页.
  • 10《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1941年12月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年)》甲1,第221-222页.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4):18-27. 被引量:287
  • 2张玉法著.《民国初年的政党》[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5,(49):35-35.
  • 3徐敬熙.《政党论》.《中国新报》,第9号,1908年1月12日.
  • 4郑浩.《政党论》[J].政论,1908,4.
  • 5梁启勋.《美国政党之组织及其运用》[J].庸言,1912,1.
  • 6血儿.《政党与国家》.《民立报》,1912年7月23日,第2页.
  • 7《政见商榷会成立》.《民立报》,1912年5月28日,第10页.
  • 8《四党联合会议之成绩》.《申报》,1912年11月30日,第3版.
  • 9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4).1981年,第132页.
  • 10章士钊.《党治驳义》[J].甲寅周刊,1926,1.

共引文献1056

同被引文献132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