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玉米育种政策的演变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84,共6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12
-
1吴绍骙.《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N].人民日报,1950-01-07.
-
2中央人民政府农林部.全国玉米改良计划[J].中国农报,1950,1(3):237-240.
-
3童第周.《在遗传学座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遗传学座谈会发言纪录[Z].北京:科学出版杜,1957.1-3.
-
4吴绍Kui.杂交优势在新中国玉米增产上的利用及其前瞻[J].农业学报,1959,10(5):360-366.
-
5李竞雄.加强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和研究[J].中国农报,1957,(7):14-17.
-
6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单1号玉米单交种的选育和推广[J].遗传学通讯,1972,(2):27-29.
-
7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关于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几点体会[J].遗传学通报,1974,(2):38-40.
-
8吴绍Kui.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第1报)[J].河南农学院报,1960,:124-153.
-
9吴绍骙.《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河南农学院报,1961,(1):14-38.
-
10吴绍骙.《关于多快好省培育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工作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见》.河南农学院报,1961,(1):38-43.
同被引文献124
-
1唐正芒.建国初的农业增产竞赛运动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1):24-29. 被引量:2
-
2贾康.我国分税制改革思路及政策安排:回顾与前瞻[J].金融发展评论,2010(11):14-19. 被引量:10
-
3陈廷伟.1960年中南海内的一次救灾应急会议 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出台记[J].国家人文历史,2010(14):40-42. 被引量:2
-
4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J].中共党史研究,2009(6):44-53. 被引量:16
-
5朱显灵,丁兆君,胡化凯.我国“大跃进”时期农具改革运动考查[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31(4):68-72. 被引量:8
-
6谢莉娟,吴中宝.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J].价格月刊,2009(9):37-41. 被引量:10
-
7李成,郗瑾.中国货币供给模式的变迁与理论解读:1979~2009[J].上海金融,2009(9):36-40. 被引量:2
-
8吴定富.在创新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保险业[J].中国金融,2009(19):19-23. 被引量:5
-
9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61-68. 被引量:12
-
10焦连志.论中国计划经济年代的“票证社会”——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解读视角[J].求实,2009(11):68-72. 被引量:5
-
1郭亮峰.对于农业科技政策中价值差异问题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2):110-111. 被引量:1
-
2胥和平.在科技政策上支持缓控释肥发展[J].中国农资,2007(11):26-26.
-
3张永亮,刘峰.促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政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2(6):64-68. 被引量:1
-
4江华.“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1997(4):23-24. 被引量:1
-
5杨理健.论科技扶贫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8(6):58-60. 被引量:5
-
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战略研究中心宣告成立[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2(3):3-4.
-
7贺利云.美国种业的转型升级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2):51-56. 被引量:7
-
8郭宽.适应WTO要求 完善云南农业科技政策[J].云南科技管理,2005,18(1):22-24.
-
9张珂垒,蒋和平.日本农业百年腾飞奥秘(二)[J].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8):46-47.
-
10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耕耘——本刊编辑部新春致读者[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5(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