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阐述了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花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2,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2
-
1王在序,毛兴文,于善新.山东花生栽培历史及其发展的探讨[J].中国农史,1987,6(4):65-68. 被引量:8
-
2甄志高,王晓林,段莹,赵晓环.气象条件对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04,33(3):22-24. 被引量:35
-
3吴奇志,周可金.安徽花生生产现状及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64-165. 被引量:18
-
4万书波,单世华,李春娟,胡文广.我国花生安全生产现状与策略[J].花生学报,2005,34(1):1-4. 被引量:84
-
5张智猛,胡文广,许婷婷,高新华.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花生学报,2005,34(3):6-10. 被引量:87
-
6孙春梅,李绍伟,任丽,李军华,金建猛.花生品种品质分析及品质育种方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05-2006. 被引量:19
-
7王才斌,万书波,郑亚萍,成波,吴正锋,高新华.山东花生生产当前主要问题、成因及发展对策[J].花生学报,2006,35(1):25-28. 被引量:27
-
8戴化勇,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与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效率的关系研究——以蔬菜产业链管理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43-47. 被引量:10
-
9何照范.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68-91.
-
10Dwivedi SL, Nigam SN.Photopcriod Effects on Seed Quality Traits in Peanut[J].Crop Science, 2000, 40(5):1223-1227.
引证文献2
-
1郭洪海,杨丽萍,李新华,杨萍,万书波,王荣富,周可金.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617-620. 被引量:7
-
2杨冬静,王晓军,张祖明.江苏省花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花生学报,2012,41(4):18-2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宋文武,丁红,陈殿绪,孙奎香,张玉凤,张智猛.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花生种子蛋白质组成类型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6):118-125. 被引量:2
-
2李仁崑,郭远,胡家峰,兰宏亮.北京地区花生引进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及评价[J].作物杂志,2013(2):147-151. 被引量:5
-
3方英军.高碑店市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62-63.
-
4刘军民,孙玉,王书勤,谢吉先,季国民.不同密度·施肥量对泰花9号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26-27. 被引量:5
-
5梁克红,朱大洲,孙君茂,秦玉昌.不同品种与年份对花生营养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7,38(1):149-151. 被引量:6
-
6赵瑞,许瀚卿,樊冬丽,田展.气候变化对中国花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1):114-117. 被引量:10
-
7谢吉先,张雪梅,常蕾,蒋莹,冯梦诗,丁彬.咯菌·噻虫胺种衣剂对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4):165-167. 被引量:4
-
8王文荣,高晓旭.2020年国家北方片密云花生区域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5):128-131. 被引量:1
-
9丁彬,谢吉先,冯梦诗,常蕾,蒋莹,王瑞.江苏省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2(10):12-14. 被引量:3
-
10陈志德,沈一,刘永惠,沈悦,梁满,张旭尧.1990—2019年江苏省花生生产的演变特征与产业发展建议[J].亚热带农业研究,2022,18(3):145-150. 被引量:2
-
1刘延庆,彭发基.海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和对策[J].青海科技,2008,15(6):15-17.
-
2严力蛟,杨京平,朱有为.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170-172. 被引量:5
-
3曹士龙.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3,19(2):46-50. 被引量:1
-
4杨红.对中国能否养活自己的争论之我见[J].中国经济问题,1999(2):54-57. 被引量:2
-
5刘伟平.林产工业发展、目标、限制因素及若干政策分析[J].林业经济,1991(2):14-18. 被引量:2
-
6张建.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4):176-178. 被引量:2
-
7张仁贵.苏州生态农业的限制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52-13253.
-
8袁荣,谢志东.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限制因素与增收途径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7,18(2):49-52.
-
9杨红.中国能否养活自己之我见[J].经济问题,1998(8):24-27.
-
10温小青,葛大兵,刘秋琼,刘爱军.我国小城镇低碳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解决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811-6812.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