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采访的新闻侵权防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已经成为众多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必要和有效的手段,如《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等媒体所取得的一系列批评报道的成功,大多得力于偷拍偷录的巧妙运用。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真实、准确的消息既能满足公众的现实需要,又有助于促进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实现,因而受到民众的欢迎,这就是隐性采访正当性的基础。
作者
仇舒海
机构地区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白山分公司
出处
《新闻传播》
2010年第7期27-27,共1页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新闻媒体
侵权防范
《焦点访谈》
《南方周末》
舆论监督
采访方式
批评报道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杨曾宪.
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57-6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10][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2
杨曾宪.
“仁爱”是普世美德伦理吗——儒家伦理历史与当代价值的科学评析[J]
.学术月刊,2003,35(3):89-10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8
1
肖燕雄.
论新闻底线道德的法律运作[J]
.时代法学,2005,3(2):47-52.
被引量:1
2
王强.
公民道德建设的信仰主义路径[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30-34.
3
许吉.
对我国反腐实践的深层思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44-49.
被引量:5
4
杜乾举.
论警察职业道德的构建——关于警察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的思考[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8-11.
被引量:6
5
杨金文.
“忏悔”话题热的原因略析[J]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4):5-8.
被引量:2
6
陈祖英,林夷.
创新家庭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J]
.发展研究,2008,25(12):137-139.
被引量:1
7
朱鹏,赵绍成.
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的三维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108-112.
8
李虹.
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的伦理探析[J]
.新闻世界,2011(9):15-16.
同被引文献
8
1
孙琳.
采写批评性报道要注意自我保护[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5):83-83.
被引量:1
2
金明勇.
规范“暗访”行为 避免“钓鱼”纠纷[J]
.视听纵横,2010(2):58-60.
被引量:3
3
何瑶.
隐性采访的争议焦点分析[J]
.新闻传播,2010(1):68-70.
被引量:1
4
李明.
关于新闻隐性采访中法律问题的探讨[J]
.新闻传播,2010(5):138-138.
被引量:2
5
蔡放.
浅谈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
.新闻传播,2012(6):170-170.
被引量:10
6
顾祥忠.
浅析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新闻侵权[J]
.中国地市报人,2014(3):52-53.
被引量:1
7
段丽琴.
浅析隐性采访的真实性及合理使用[J]
.改革与开放,2011(2X):189-189.
被引量:7
8
李慧君.
记者暗访应遵循的原则[J]
.记者摇篮,2003(10):66-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霍慧.
论隐性采访风险的规避[J]
.记者摇篮,2011(6):12-14.
被引量:1
2
蔡放.
浅谈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
.新闻传播,2012(6):170-170.
被引量:10
3
王俊.
隐性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
.视听,2016,0(3):118-11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衣茜.
如何做到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适度性[J]
.新闻传播,2013(10):81-81.
被引量:1
2
刘一锋.
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J]
.新闻传播,2014,0(6):114-114.
3
薛刚.
电视新闻采访应把握的重要环节[J]
.西部广播电视,2014,35(19):148-148.
被引量:1
4
王天健.
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及应把握的重要环节[J]
.决策与信息,2015(24):96-96.
被引量:1
5
何克难.
浅谈隐性采访的风险控制——从“卧底替考”说开去[J]
.新闻世界,2015(8):56-57.
被引量:2
6
李宝童.
论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J]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X):181-182.
被引量:10
7
王越.
论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J]
.新闻传播,2016(4):83-84.
被引量:5
8
龙绍华.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J]
.办公室业务,2017(6):58-58.
9
肖莹.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J]
.科技传播,2013,5(21):19-19.
被引量:6
10
王俊.
隐性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
.视听,2016,0(3):118-119.
1
徐蕾.
浅议图书编辑的侵权防范[J]
.编辑之友,2003(6):79-80.
被引量:2
2
徐蕾.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侵权防范[J]
.中国出版,2004(5):55-57.
被引量:4
3
肖琳芬.
隐性采访中的新闻侵权及防范[J]
.新闻世界,2009(8):20-21.
被引量:1
4
巴家伟.
报纸传媒:知识产权的侵权防范与保护利用[J]
.新闻传播,2012(6):111-111.
5
徐蕾.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侵权防范[J]
.编辑之友,2003(2):80-80.
被引量:1
6
单宁,徐蕾.
责任编辑如何防范版权侵权[J]
.现代出版,2015(5):53-55.
被引量:1
7
童松青.
新闻采编过程中的名誉侵权防范[J]
.新闻实践,2009(5):70-71.
8
王士波,李东祥,彭建国.
客观真实是舆论监督的灵魂——由系列批评报道《招工陷阱向求职者张开》想到的[J]
.中国地市报人,2003(6):20-21.
9
郭瑞倩.
地市报新闻侵权防范体系构建浅说[J]
.中国地市报人,2007(8):50-51.
10
天则.
权利之争重在名,诉讼纷争名与利——从一起侵犯署名权纠纷案谈署名规范、侵权防范与处理原则[J]
.科技与出版,2009(3):14-16.
新闻传播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