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精神、方法和特性:对待马克思的三种态度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进步思想界对马克思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精神、方法和特性三个阶段。最初,强调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希望国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推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而后认识到系统而完整地阅读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性,对阅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有一些积极的思考。最后,呼吁基于中国现实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线索的梳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历史性的启示意义。
作者 张立波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陈独秀.《马克思的两大精神》,《广东群报》,1922年5月23日.
  • 2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J].每周评论,1919,.
  • 3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载《时事新报》1920年4月20日).
  • 4.《毛泽东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270、233页.
  • 5周佛海.《为研究马克斯学说者进一言》[J].觉悟,1926,.
  • 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48页.
  • 7艾思奇 何思敬等.《新哲学会缘起》[J].解放,1938.
  • 8谭群玉,周兵.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现代哲学,2006(6):38-45. 被引量:7
  • 9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等编.《“一大”前后》,第54页.
  • 10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J].新青年,1919.

共引文献2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