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
被引量:2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2,共4页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参考文献10
-
1陈澧著,罗伟豪点校,2004,《切韵考》.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高本汉著,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1994[1940],《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
3B.Karlgren, 1915 - 1926, 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 Stocholm.
-
4高畑彦次郎,1928-1930,支那語の言語學的研究--音聲史的研究.《藝文》12-22号.
-
5李无未,秦曰龙.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1):115-122. 被引量:6
-
6林语堂.读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J].国学季刊,1923,1:488-512.
-
7马伯乐著,聂鸿音译,2005,《唐代长安方言考》.北京:中华书局.
-
8Maspero, Henri. 1920. Le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 Bulletin de l'ecole fiancaise d'extreme-orient 20,1-122.
-
9满田新造,1964[1924],カ-ルグレソ氏支那古韻研究の根本思想を評 --再び音韻研究法に就ぃて.《東洋學報》13-4.见《中國音韻史論考》.东京:武藏野书院.498-578页.
-
10有坂秀世,1955[1940],音韶论.见《上代音积考》.东京:三省堂.198-369页.
二级参考文献23
-
1Sφren Egerod,林书武.高本汉的生平和成就[J].当代语言学,1982(1):53-59. 被引量:6
-
2鲁国尧.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议汉语研究中的“犬马鬼魅法则”[J].古汉语研究,2003(1):2-7. 被引量:45
-
3张文轩.高本汉所记兰州声韵系统检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42-46. 被引量:11
-
4罗伟豪.析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广州音[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22-25. 被引量:4
-
5李荣.切韵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
6王静如.《论开合口》[J].燕京学报,1941,(29).
-
7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
8马伯乐.唐代长安方言考[M].聂鸿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
9张渭毅.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1).
-
10高本汉.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前言[M].聂鸿音,译.济南:齐鲁书社,1987.
-
1章培恒.必须重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谈一种关于写作的无理要求和批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1-4. 被引量:1
-
2朱培.当代隐喻研究概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12):191-192.
-
3郑荣馨.也谈“修辞和漏洞”[J].当代修辞学,1992(3):41-42. 被引量:1
-
4成春有.论接尾词‘る’的意义及用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2):16-21.
-
5松井由利夫,水森英夫.箱根八里の半次郎[J].日语知识,2006(11):48-48.
-
6夏立新.国内外等值翻译理论探讨述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
-
7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140-143. 被引量:254
-
8袁思源.语篇连贯过程探究[J].大家,2012(7):232-232.
-
9曹强.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4):60-63. 被引量:4
-
10李工.也谈新诗不押韵及译诗问题——读《译诗用韵说》随感[J].书屋,2014(4):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