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伊朗、土耳其所藏元青花瓷探微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元青花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土耳其所藏元青花瓷不仅做工精细,纹饰繁缛,而且数量宏富,是研究元青花瓷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本文运用图像学对伊、土所藏元青花瓷与中国出土元青花瓷的器形与纹饰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元青花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了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时代风貌的中国瓷器。
作者
俞芳洁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3,共6页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伊朗
土耳其
元青花瓷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1
扬州唐城遗址1975年考古工作简报[J]
.文物,1977(9):16-30.
被引量:40
2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两处塔基出土宋青花瓷》[J].文物,1960,(4).
3
Ayse Erdogdu.《土耳其托昔卡帕宫博物馆所藏中国瓷器》,许明主编.《中国元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
4
Regian Krahl.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Philp Wilson Publishers,1986.
5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Iundon,1981.
6
马希桂.《中国青花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7
尚刚.
唐、元青花叙论[J]
.中国文化,1994(1):169-184.
被引量:3
8
[伊朗]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7页.
9
周廷栏.《波斯图案》,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1页-75页.
10
马建春.
蒙·元时期的波斯与中国[J]
.回族研究,2006(1):103-10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达生.
泉州伊斯兰教派与元末亦思巴奚战乱性质试探[J]
.海交史研究,1982(1):113-119.
被引量:5
2
策伯勒,姚克成.
蒙古人尊崇的颜色[J]
.世界民族,1984(6):51-52.
被引量:5
3
于加方.
淄博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遗址[J]
.考古,1985(6):530-539.
被引量:8
4
扬州唐城遗址1975年考古工作简报[J]
.文物,1977(9):16-30.
被引量:40
5
肖梦龙.
江苏金坛元代青花云龙罐窖藏[J]
.文物,1980(1):59-62.
被引量:20
6
朱伯谦.
浙江两处塔基出土宋青花瓷[J]
.文物,1980(4):1-3.
被引量:13
7
郭远谓.
苏州吴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J]
.考古,1965(6):289-300.
被引量:26
8
赵巨川,何直刚.
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J]
.文物,1965(2):17-18.
被引量:20
9
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J]
.考古,1972(1):19-28.
被引量:62
10
刘新园.元青花特异纹饰和将作院所属浮梁磁局与画局[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2(01)
共引文献
45
1
沈睿文.
唐代赝作刍议[J]
.装饰,2022(12):23-26.
2
王睿.
早期白瓷装饰工艺初探[J]
.东方博物,2019(4):54-63.
3
王洪元.
隋唐扬州的兴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198-200.
被引量:1
4
袁胜文,李钰.
陶瓷扁壶的类型与分期[J]
.南方文物,2012(3):92-102.
被引量:7
5
马文宽.
唐青花瓷研究——兼谈我国青花瓷所用钴料的某些问题[J]
.考古,1997(1):73-84.
被引量:25
6
徐良高.
略论中国古代骨牙角蚌器[J]
.文博,1994(1):7-16.
被引量:8
7
尚刚.
唐、元青花叙论[J]
.中国文化,1994(1):169-184.
被引量:3
8
李裕群.
隋唐时代的扬州城[J]
.考古,2003(3):69-76.
被引量:20
9
李立新.
重审造物史生成含义:个体特色与地域色调[J]
.民族艺术,2004(3):70-73.
被引量:1
10
张松林,廖永民.
唐代青花瓷探析[J]
.中原文物,2005(3):78-8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7
1
黄云鹏,黄滨.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揭秘(中)[J]
.收藏界,2007(1):48-50.
被引量:1
2
齐东方.
中国早期金银器研究[J]
.华夏考古,1999(4):68-85.
被引量:44
3
刘新园.
景德镇宋、元芒口瓷器与覆烧工艺初步研究[J]
.考古,1974(6):386-393.
被引量:25
4
刘新园,白焜.
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J]
.文物,1980(11):39-49.
被引量:93
5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元铁可父子墓和张弘纲墓[J]
.考古学报,1986(1):95-114.
被引量:38
6
张永禄.
元代的色目人与中西文化交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2):18-24.
被引量:1
7
孙机.
唐宋时代的茶具与酒具[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2(0):113-123.
被引量:46
8
齐东方,张静.
唐代金银器皿与西方文化的关系[J]
.考古学报,1994(2):173-190.
被引量:33
9
庄文彬.
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J]
.文物,1994(4):4-28.
被引量:21
10
李科友,邹仰东,刘小燕.
元代瓷器的生产与技术[J]
.南方文物,2004(4):58-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王泽壮.
萨法维青花瓷所见中西纹饰及其历史内涵[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35(3):48-57.
2
杨芳,马金梅.
刍议元青花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J]
.丝绸之路,2011(24):34-36.
被引量:2
3
吴隽,万能,张茂林,李其江,吴军明.
元代景德镇瓷业兴盛原因初步探究[J]
.陶瓷学报,2013,34(3):331-335.
被引量:2
4
熊洪,余金保.
元青花瓷器受西域人影响考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3):96-101.
被引量:2
5
夏孝言,李其江,陈天民.
近十年来元青花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综述[J]
.中国陶瓷工业,2022,29(3):44-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邦.
元代青花瓷器与丝绸之路中的跨文化交流[J]
.学理论,2014(36):122-123.
被引量:1
2
赵勇.
关于元代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审美特征赏析[J]
.丝路视野,2016,0(28):48-49.
3
许亮.
景德镇瓷茶两业老字号品牌发展历史述评[J]
.中国陶瓷工业,2021,28(4):46-51.
4
余金保.
新安沉船打捞出水卵白釉瓷初步探讨[J]
.文物春秋,2022(1):41-53.
被引量:1
5
徐燕.
阿拉伯文化熏染下的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装饰[J]
.文物天地,2023(2):23-25.
被引量:1
6
余金保.
元初官窑设置目的及地理位置选择考辨[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1):46-52.
7
万晓惠.
元青花水波纹构图来源及其流行原因初探[J]
.中国陶瓷,2024,60(10):123-129.
1
成藻.
元青花瓷产生的设计文化语境[J]
.美术教育研究,2014(7):50-51.
2
孙晓蕊.
中国国元青花瓷标本展登陆北京荣会艺术中心[J]
.艺术市场,2011(2):8-8.
3
高坤,刘雅婷.
简述元青花瓷的特征[J]
.艺术时尚,2014(5):214-214.
4
蔡希良.
元青花瓷的时代特点[J]
.艺术市场,2007(6):94-94.
5
叶俊.
元青花鉴定的“战国时代”[J]
.艺术市场,2006(12):88-89.
6
李慧净.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瓷[J]
.收藏,2009(5):74-76.
7
乌珍吉.
浅析蒙古族对元青花瓷的影响[J]
.内蒙古艺术,2011(1):57-59.
被引量:1
8
潘梦梅.
景德镇元青花瓷原料工艺对艺术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6):95-95.
9
马继东.
元青花瓷器的市场调查[J]
.艺术市场,2003,0(9):64-70.
10
成诗维.
论晋作家具及其艺术特性[J]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3):92-93.
被引量:1
四川文物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