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赛博理论与日常生活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化研究进入新世纪和赛博时代后需要面对一些新课题,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和当代控制社会的特性,要求我们把英国文化研究立足社会底层大众立场的思想传统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精英式的批判美学结合起来,并且思考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进入中国口常生活的实践空间的有效性问题。
作者
麦永雄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文化阐释
英国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文化研究
社会底层
全球化发展
有效性问题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Jeffrey T.Nealon, Foucaut Beyond Foucaut,p.56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
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Jeffrey T.Nealon,Foucaut Beyond Foucaut,pp.67-6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4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67、68页.
5
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4、114-115、22页.
6
[美]马克·波斯特著 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7页.
7
David Bell ed.,Cybercultures:Critical Concepts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p.22.Routledge,2004,.
8
David Bell ed.,Cybercultures: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p.23.Routledge,2004.
9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1页.
共引文献
37
1
王丽.
虚拟社群传播生态特征与消费心理似真性[J]
.新闻界,2006(2):95-96.
被引量:4
2
刘津.
作为“回音壁”和“评论场”的博客报道——两种博客辅助性报道形式解析[J]
.国际新闻界,2006,28(4):56-59.
被引量:13
3
李玲.
消费文化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J]
.求索,2006(3):184-186.
被引量:2
4
邵培仁,邱戈.
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J]
.浙江社会科学,2006(3):213-217.
被引量:11
5
王丽.
虚拟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J]
.新闻界,2006(3):50-51.
被引量:35
6
王丽.
受众刻板印象与广告文化仿像的关联[J]
.新闻界,2007(4):129-130.
7
张金鹏.
波斯特忽略了什么:生产方式理论过时了吗?——对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理论的批评[J]
.南京社会科学,2008(2):27-35.
被引量:1
8
佘文斌.
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与人文反思[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2):126-128.
被引量:11
9
刘丹凌.
“人肉搜索”:第二媒介时代的新型传播交往关系[J]
.南京社会科学,2009(2):113-116.
被引量:7
10
郑义,应蓉珊,蒋研川.
话语权与文化解构:“山寨”现象的精神分析[J]
.新闻界,2009(1):111-11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9
1
李缙英.
诸众身体美学——奈格里和哈特构建主体的政治-美学逻辑[J]
.文艺理论研究,2021(2):211-218.
被引量:2
2
杨春时.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1):94-102.
被引量:18
3
张未民.
想起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短语和诗句[J]
.文艺争鸣,2010(3):1-3.
被引量:11
4
刘悦笛.
“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
.文艺争鸣,2010(3):12-20.
被引量:49
5
刘悦笛.
“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J]
.美术观察,2010(4):99-101.
被引量:5
6
高建平.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兼论杜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渊源[J]
.文艺争鸣,2010(5):6-11.
被引量:18
7
高建平.
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到文明本身——杜威美学述评[J]
.文艺争鸣,2010(5):12-19.
被引量:10
8
刘悦笛.
杜威的“哥白尼革命”与中国美学鼎新[J]
.文艺争鸣,2010(5):20-25.
被引量:5
9
李媛媛.
杜威与中国思想的双向互动[J]
.文艺争鸣,2010(5):26-31.
被引量:2
10
彭锋.
实用主义与生活美学——舒斯特曼美学述评[J]
.文艺争鸣,2010(5):38-4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陈思勤.
中国“生活美学”研究的新兴——2010年“生活论转向”研究综述[J]
.文艺争鸣,2011(3):102-107.
被引量:2
2
李缙英.
科幻叙事中的后人类身体与生命政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5):15-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严屏,韦锦城.
靳埭强海报的元素符号与审美理路探析[J]
.包装工程,2015,36(10):49-52.
被引量:3
2
宋宁.
生活美学的理论反思——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2):62-66.
1
卓新平.
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J]
.天风,2010(10):20-23.
被引量:1
2
邹艳斌.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59-159.
3
江业国.
方法运用的有效性问题[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126-131.
4
陈祖新,翁洁,汪俊.
论动机性行为的有效性[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9(2):30-33.
5
朱国华.
批判美学的中国化批判[J]
.文艺争鸣,2014(1):116-118.
6
张宁.
英国文化研究与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2):122-131.
被引量:1
7
叶盛富.
建构精神主题,营造校园文化[J]
.新课程(综合版),2009(8):27-28.
8
何利辉,罗洋.
美国智库发展研究及启示[J]
.宏观经济管理,2009(12):68-70.
被引量:10
9
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
.美术,2005(12):128-128.
10
彭进清.
经济全球化下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诉求[J]
.湖南社会科学,2006(2):19-21.
被引量:1
文艺争鸣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