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汉语造词法研究流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汉语词汇造词法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几位学者的造词法体系进行了简要概括,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造词法体系的理解和看法。
作者
蔡静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10年第25期90-90,104,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造词法体系
分析
问题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栗臻.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85-87.
被引量:8
2
李如龙.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68-76.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周福雄.
论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二重性特征及其规范化[J]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3):112-113.
被引量:3
2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0-52.
3
[6]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4
[15]刘坚,江蓝生.宋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
宋玉柱.应该把构词法与构形法区别开来[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05).
6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
7
傅远碧.
应将造词法与构词法区分开来[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15(2):75-76.
被引量:5
8
袁庆德.
早期汉语造词法新探[J]
.殷都学刊,2002,23(1):102-106.
被引量:5
9
李如龙.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68-76.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44
1
吴艳.
流行语的生成方式及社会文化、心理透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S1):128-130.
被引量:4
2
罗文.
试论徐州方言的音义相生[J]
.文教资料,2008(28):52-54.
3
白云.
晋语“圪”字研究[J]
.语文研究,2005(1):57-59.
被引量:44
4
米嘉瑗.
三音节词语的特点[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85-87.
被引量:5
5
王利.
从流行词语透视社会文化心态[J]
.社会科学家,2007,22(4):200-203.
被引量:3
6
苏向红.
试论修辞方法对当代汉语新造词语的作用[J]
.修辞学习,2007(5):35-38.
被引量:13
7
孟晓慧.
比喻词语的类型、意义及与比喻义的区别[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50-52.
被引量:1
8
李娟.
汉语四音节新词语的修辞转化法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92-93.
9
徐国珍,刘丹丹.
“茶歇”的背后和前景——兼论新词生成的原则[J]
.语文建设,2009(3):69-71.
被引量:5
10
栗臻.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85-8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
1
栗臻.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85-87.
被引量:8
2
徐正考,曹敬娇.
汉语特殊造词法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6(10):163-169.
被引量:3
3
张博.
汉语并合造词法的特质及形成机制[J]
.语文研究,2017(2):1-6.
被引量:14
4
李如龙.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68-76.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
1
陈美美.
汉语造词法研究略论[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10):161-163.
1
张晓琴.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
.北方文学(中),2015,0(7):150-150.
2
栗臻.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85-87.
被引量:8
3
梁凯.
汉语造词法探略[J]
.语文学刊,2016,36(14):24-26.
4
李娇.
浅议造词法[J]
.北方文学(下),2013(11):114-114.
5
高兴艳,安乾.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述介[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4):19-20.
6
强利苗,欧阳丽文.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评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5):156-157.
7
张潇丹.
关于各家对造词法研究的比较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0):92-92.
8
李俊玲.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0(11):126-126.
被引量:1
9
陈志武.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100-103.
被引量:3
10
李娟.
浅议造词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8):67-68.
科教文汇
2010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