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点。
作者
刘晓培
机构地区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7期171-172,177,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2
刘微.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12-18(4).
3
董秀华.
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的历史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37-4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665页.
2
[美]S E 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59页.
3
[美]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9页.
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5):30-30.
7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650页.
8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2页.
9
Etzioni, A. (ed.) (1967)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0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213、54、41-42页.
共引文献
21
1
许晓嫦.
论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渗入标准化概念的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6):108-110.
2
刘军.
我国煤炭行业继续工程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5(9):83-84.
被引量:1
3
陈砺,王红林.
从泛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探索高级化工人才培养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3):14-18.
被引量:4
4
袁康敏,刘光明.
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J]
.商场现代化,2007(02X):325-325.
被引量:5
5
熊志卿.
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定位的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57-60.
被引量:5
6
吴世丽,仪建红.
工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2):70-72.
被引量:7
7
潘懋元,石慧霞.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
.江苏高教,2009(1):7-10.
被引量:394
8
彭玲云.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4):67-68.
被引量:10
9
袁志庆,吴若梅.
基于工程哲学的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
.包装学报,2010,2(4):88-91.
被引量:6
10
汪慧蓉.
创新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策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11(7):198-1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邱秀荣,王国妮.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2010(4):40-41.
被引量:12
2
袁占良.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
.成功,2007(1):15-16.
被引量:5
3
徐晔彪,徐凤菊.
浅谈知识创新与“产学研”合作[J]
.科技创业月刊,2004(7):11-12.
被引量:6
4
刘群志.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观念与优化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1):41-42.
被引量:16
5
李忠华,姚和芳.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11-12.
被引量:100
6
蒋丹.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1):71-75.
被引量:132
7
原梅生.
论教学评估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的一致性[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5):49-51.
被引量:4
8
申伟.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08.
9
柏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
沈祖芸,唐景莉,杨晨光.创新型人才涌现关键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07-20(02).
引证文献
15
1
韩丽,周艳华.
校企合作:试论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2(4):11-12.
被引量:2
2
徐斌华.
基于校企合作的“31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5):156-157.
3
陈琦,向琼.
基于校企合作的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视界,2014(20):55-55.
被引量:3
4
贺雯.
基于消费产业构建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93-94.
5
刘杰颖.
探析教育体制改革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9):167-168.
被引量:1
6
秦艳.
校企合作培养机电创新型高职人才的路径设计[J]
.机械职业教育,2015(12):57-59.
被引量:3
7
王骏飞.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217-217.
被引量:2
8
邹满丽.
新形势下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5-107.
9
李艳平.
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285-286.
被引量:3
10
林棽.
高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保险公司综合业务实训》为例[J]
.职业,2018,0(8):49-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毛明霞.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3):78-79.
被引量:3
2
金爱卿.
浅析科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就业与保障,2020(7):90-91.
被引量:1
3
刘金.
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探析[J]
.湖南教育(下旬)(C),2023(10):64-66.
4
张文汇,刘辉,程银侠.
高职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3):110-110.
5
徐益清.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校企合作共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2016(12):22-23.
被引量:1
6
郭文尧.
《财务审计》实训教程的开发与创新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60-62.
被引量:2
7
陈耿新,林若波.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型机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职教通讯,2018(2):6-9.
被引量:2
8
孙骁莉.
浅析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新媒体技术的人才[J]
.传播力研究,2017,0(4):182-182.
被引量:2
9
杨林海.
基于人才培养的创新型校企合作可行性探讨[J]
.信息与电脑,2016,28(24):240-242.
被引量:1
10
郭剑英,韩庆月,李英,胡莲美,潘家强,唐兆新.
多路径下的校企合作,创新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
.家畜生态学报,2019,40(7):91-93.
被引量:1
1
王瑞新,孙慧哲,肖纯凌.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43-44.
2
宁欢.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法浅谈[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35-236.
3
李宁,史秀云.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19):260-260.
被引量:3
4
罗建光,罗娟.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动画专业为例[J]
.美术大观,2014(12):168-168.
被引量:6
5
朱艳宁.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6):139-140.
6
周旭枚,陈晓华.
综合大学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3):182-184.
被引量:6
7
潘畅,何平,伍擎昊.
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决策与信息,2015(18):78-78.
8
付文亭.
基于校企合作的考教分离制度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51-253.
被引量:1
9
李宝峰.
论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153-154.
10
苗耀锋.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的研究与探讨[J]
.价值工程,2012,31(9):264-264.
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