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病虫害有20种以上,主要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趋势,针对安阳县玉米生产实际,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
段晓红
马钟玉
机构地区
安阳县安丰乡人民政府
安阳县农业局
出处
《种业导刊》
2010年第10期33-34,共2页
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
关键词
玉米
病害
防治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1
王少杰,高会杰,李琳,宁国安,王峰.
玉米粗缩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5):37-37.
被引量:12
2
韩同进,孟彦.
黄淮海夏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
.种业导刊,2009(7):31-31.
被引量:6
3
万炳民.
夏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种业导刊,2009(8):34-34.
被引量:20
4
张丽红,陈秋香,孙宜根,张青科.
玉米粗缩病成因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11):33-34.
被引量:4
5
毕巍巍.
玉米粗缩病研究及防治[J]
.种业导刊,2008(5):34-34.
被引量:2
6
刘经纬,周联东,朱利萍,何代元,刘贺梅.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8(7):25-25.
被引量:4
7
毛胜利.
玉米褐斑病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J]
.种业导刊,2008(8):29-29.
被引量:5
8
赵永涛,申富民.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预防[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学舜,周联东,刘经纬,刘俊恒.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新单23[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97-97.
被引量:2
2
乔奇,张振臣,靳秀兰,王永江,陈龙华.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1):35-37.
被引量:17
3
耿锐,刘善强,孔庆志,王久增.
夏玉米锈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7):113-114.
被引量:10
4
何艳霞,袁文先,韩旭东,张东勤.
夏玉米高产栽培十大技术[J]
.种业导刊,2009(1):23-24.
被引量:27
5
王少杰,高会杰,李琳,宁国安,王峰.
玉米粗缩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5):37-37.
被引量:12
6
张震,程建华,余行简,强学杰,柳天芝,李合敏.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预防[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4):21-21.
被引量:17
7
苗洪芹,杨彦杰,李双月,邸垫平,路银贵.
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1,16(2):104-107.
被引量:24
8
席新顺,李建设,刘新凤.
夏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几个技术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2002,31(7):25-25.
被引量:18
9
孙海潮,李会群.
玉米矮花叶病与玉米粗缩病的区别及防治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2003,32(3):20-2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41
1
张丽红,陈秋香,孙宜根,张青科.
玉米粗缩病成因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11):33-34.
被引量:4
2
唐善利,杨国兆.
泗阳县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80-180.
被引量:1
3
徐明.
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与对策[J]
.种业导刊,2010(4):19-22.
被引量:7
4
胡彦奇,张文才,吴黎强.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0(4):28-29.
被引量:19
5
牛永锋,郑丽敏,王海莉,郭鹏飞.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J]
.种业导刊,2010(6):26-27.
被引量:8
6
轩永红.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74-174.
被引量:2
7
贺飞,秦小龙.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75-175.
被引量:2
8
陈岩,胡久义,李楠,张新建,张红亚.
夏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
.种业导刊,2010(8):30-31.
被引量:12
9
李丽春.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8):64-65.
10
许维家.
东港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99-19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1
1
张学舜,周联东,刘经纬,刘俊恒.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新单23[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97-97.
被引量:2
2
乔奇,张振臣,靳秀兰,王永江,陈龙华.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1):35-37.
被引量:17
3
史宏恩.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河南农业科学,1992,.
4
宋长江,齐光荣,王永士,刘志萍.
玉米品种的合理选用[J]
.种业导刊,2008(2):20-20.
被引量:5
5
杨军,包永青,王德海,红梅,春花,伊德尔呼.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50-251.
被引量:20
6
孟彦,孟凡玉,韩同进,刘堃.
黄淮海夏玉米粗缩病流行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种业导刊,2008(7):29-29.
被引量:11
7
王玉洁.
冀植5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8(12):19-20.
被引量:1
8
王少杰,高会杰,李琳,宁国安,王峰.
玉米粗缩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5):37-37.
被引量:12
9
万炳民.
夏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种业导刊,2009(8):34-34.
被引量:20
10
任建平.
提高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J]
.种业导刊,2009(11):39-3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高宇冉,李继业.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J]
.种业导刊,2011(11):29-30.
被引量:1
2
朱建中,张喜玲.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J]
.种业导刊,2012(1):20-21.
3
刘清瑞,张好万,张延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J]
.种业导刊,2012(3):22-23.
被引量:4
4
胡占菊.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J]
.种业导刊,2012(4):32-32.
5
兰运财.
玉米大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82-83.
被引量:6
6
王晓静.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技术[J]
.种业导刊,2012(9):23-23.
被引量:1
7
马盼盼,胡占菊,郭太忠.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种业导刊,2014(1):23-24.
被引量:3
8
邵红梅,赵艳芬,王维峰,徐念宁.
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14(9):23-24.
被引量:1
9
唐莉静.
兴安县甜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8):150-150.
被引量:5
10
宋玉芝,赵霁,董丽芳.
瑞丽市秋冬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措施[J]
.南方农业,2018,12(20):13-1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于泳.
浅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玉米膜下滴灌农艺措施[J]
.园艺与种苗,2012,32(10):53-54.
被引量:1
2
宋秀新.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15-115.
被引量:1
3
谢伟烈,郑卓辉,谢艳华,曹学文.
广州地区甜玉米病害防控技术规程[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80-81.
被引量:3
4
郝淑洁,朝克图,吕秋实,付杰,李焕春.
大兴安岭南麓玉米膜下滴灌需水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2(1):29-30.
5
李文翌.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分析与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272-272.
被引量:1
6
代晶晶.
浅谈阜新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与技术,2014,34(8):110-110.
7
赵琳,石江,骆乐谈,詹生华,葛忠德.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研究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1):122-124.
被引量:5
8
董广同,张红铎.
玉米心叶扭曲原因及发病症状[J]
.种业导刊,2015(3):13-14.
被引量:2
9
牟力.
辽宁省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械化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3):5-6.
被引量:2
10
李英,钟文.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灾害研究,2015,5(5):1-4.
被引量:4
1
候利.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7):67-67.
2
崔利霞.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5):38-39.
3
钱蕾.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2011(7):28-29.
被引量:4
4
李宝玉,冯敏,王永权.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2013(12):57-57.
5
甘贤友,周国顺,袁桂荣,张定法.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5):24-25.
被引量:46
6
邢光耀.
玉米不同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与降雨量的关系[J]
.种子科技,2006,24(6):48-49.
7
王洪梅.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2006(9):14-14.
被引量:1
8
杜学林,邢光耀.
不同玉米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的抗病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3):167-169.
被引量:3
9
郑战兵.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J]
.河南农业,2012(13):32-32.
被引量:2
10
马洪茹,孙小平,任红波,易从彦.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加重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79-179.
被引量:2
种业导刊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