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学者们倾向于将美学问题的解读定位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端,似乎美学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且独断地认定唯物主义一定高于唯心主义。由此出发,学者们对马克思美学的解读也就必然是使其唯物主义化。然而,这种解读模式恰恰遮蔽了马克思美学的人文立场。其实,马克思美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即在于将美与人的存在或存在的人关联在一起。马克思战胜黑格尔进而战胜费尔巴哈正是通过对感性进行根本性的存在论改造与提升来实现的。而这种改造和提升最后又保证了马克思美学实现了对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传统解读模式的双双超越,完成了向感性学的回归。人类现实的感性生命活动就是马克思美学全新的基础。拥有全面丰富性的感性成为人类要完美存在必须努力的方向,这是马克思存在论美学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彻底超越了纯粹的理论思辨,一心一意关注人的生存实践和存在质量,彰显了最大的人文情怀,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品格。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0,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