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ipseity的限度:评利科对主体性的非自我论辩护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休谟和康德之后,主体性在理论哲学上得到辩护的前景变得黯淡起来。在这种背景中,利科对于主体性的辩护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它在从笛卡尔、康德直到胡塞尔的对主体性的不同的阐发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之后,对主体性的可辩护性开辟了新的空间。尽管如此,利科诉诸ipseity的对于主体性的辩护采取的是一种非自我论的形式,这种辩护实际上表现出了对于自我的概念在历史上所受到的批评的过度的敏感,并因此而未能充分拓展他所诉诸的解释学策略所蕴含的解释空间。
作者 刘斌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50,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Paul Ricoeur.Oneself as another,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rne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 2Paul Ricoeur.The Crisis of the Cogito[J].Synthese,(106).
  • 3Guenter Zoeller.Main developments in recent scholarship o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93.
  • 4Paul Ricoeur.Phenomenology and hermeneutics[J].Nous,1975,(9).
  • 5丹·扎哈维.主体性和自身性: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M].蔡文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