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群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鉴国内外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阐述了一套四个层次的反映城市群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和中西部主要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属于第一级别;珠三角和京津冀属于第二级别,中西部属于第三级别。
作者
杨光
机构地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出处
《北方经贸》
2010年第10期55-57,共3页
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关键词
城市群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发展能力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李廉水,(美)Roger R.Stough,等.都市圈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景体华.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张克宁,乔华,别壮丽,赵翠清.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4
高汝熹 罗守贵.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共引文献
9
1
李广杰,侯效敏.
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理论学刊,2007(7):50-54.
被引量:2
2
蒋文生.
我国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3X):3-5.
被引量:3
3
李广杰.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5):40-44.
被引量:8
4
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08,24(1):89-91.
被引量:10
5
郭明霞.
西北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构建兰州西宁城市圈的设想[J]
.生产力研究,2009(24):140-143.
6
杨光.
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的比较研究[J]
.北方经济,2010(16):73-75.
被引量:1
7
肖美香,丁银高.
半岛城市群与烟台市服务业灰系统预测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199-202.
8
李金龙,谢玲玲.
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初析[J]
.经济地理,2011,31(2):242-246.
被引量:13
9
张蓬涛,张贵军,崔海宁.
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1(6):9-12.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28
1
蒋淞卿,王伟,李伟国.
“海西”建设中的“三群”互动研究[J]
.发展研究,2008,25(9):17-23.
被引量:8
2
叶耀军,王首军,魏磊,朱丽,侯金超.
矩阵最大特征值的近似求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35(z1):69-71.
被引量:26
3
尹晓波,侯祖兵.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定位及发展路径[J]
.经济地理,2006,26(3):473-477.
被引量:30
4
符小洪,林岭,张木生.
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城市集群化探讨[J]
.热带地理,2007,27(2):160-163.
被引量:4
5
季斌,张贤,孔善右.
都市圈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6):68-74.
被引量:17
6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建议稿(讨论稿)[Z].2012.
7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都经济圈唐山市总体规划[Z].2012.
8
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秦皇岛市研究报告[Z].2012.
9
廊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1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都经济圈(保定市)发展规划战略研究[Z],2012.
引证文献
4
1
闫程莉,安树伟.
首都经济圈河北六市发展能力比较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3):75-79.
2
黄晓婷.
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聚类分析及分类培育[J]
.现代商业,2018(21):45-46.
被引量:1
3
黄晓婷.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指数构建[J]
.全国流通经济,2019,0(12):64-65.
被引量:1
4
王喆.
江西省城镇化水平区域空间分布及差异性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4):17-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孟祥爱,宋欣悦.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铁路货运需求预测[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189-192.
被引量:6
2
黄育华,王力,王师.
打造闽浙台大湾区:中国湾区经济第四极[J]
.银行家,2022(6):51-55.
3
夏芳,周科,陈若男,王瑞琴,刘朝林,张志民.
重庆市城镇化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市场,2024(21):13-17.
1
柳树滋.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省——从海南的实践看生态省的理论内涵[J]
.新东方,2001,10(6):11-15.
被引量:2
2
方元.
关于提升铜陵城市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5):64-71.
3
胡琴.
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和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1):94-97.
被引量:8
4
徐中民,郑海林.
甘肃省产业结构系统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58-65.
被引量:4
5
何俊丽.
关于宝鸡城市竞争力的理性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2(17):160-160.
6
潘素昆.
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基于与上海的比较研究[J]
.开发研究,2011(1):44-47.
被引量:5
7
刘海清.
海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3):202-206.
被引量:9
8
巩欣,于庆东.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以青岛市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2S):80-82.
被引量:3
9
陈慕文.
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
.商场现代化,2012(2):43-44.
被引量:2
10
盛艳,赵明.
托克托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仿真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2):226-230.
被引量:1
北方经贸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