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谈谭嗣同之死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支玉良老师在《从教学的失败到教学的成功》一文中(见《历史教学》2010年7月上半月刊),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展示了对谭嗣同之死的评价。支老师认为谭嗣同之死是“用最宝贵的生命来捍卫变法的正义”“更具震撼力”“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观点没有人能反对,但同时也不能说明谭嗣同之死有多么重大的价值。
作者 高树山
出处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57,共2页 History Teaching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7

  • 1李剑鸣.历史解释建构中的理解问题[J].史学集刊,2005(3):19-25. 被引量:44
  • 2张元.历史的理解[J].历史教学,2005(11):59-60. 被引量:6
  • 3郑流爱.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英国“新历史科”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3):67-71. 被引量:13
  • 4梁启超.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A].饮冰室合集:第3册[M].上海:中华书局,1936.47-57.
  • 5梁园东.《中学历史教学极应改正的一点》[J].贵州教育,1942,(10):14-14.
  • 6何炳松.《历史教学法》(上)[J].教育杂志,1925,17.
  • 7历史风云网讨论.http://www.1sfyw.net/bbs/forum.php?rood=viewthread&fid=7413.
  • 8葛兆光.论晚清佛学之复兴[J].学人.第十辑,1996.
  • 9谭嗣同.遗书[C]//李敖.北京法源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202-203.
  • 10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