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查中重视分析前质控工作的体会
出处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845-847,共3页
Guizhou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3
-
1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被引量:425
-
2肖秀林,陈红宇,王昌富,彭长华,李莉.PT和APTT样本采集顺序和保存温度的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2):103-104. 被引量:47
-
3李靖,刘岚剑,袁新红,何凤娥.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31(5):46-47.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474
-
1朱铭.浅谈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意义[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326-326.
-
2刘丽娜.浅析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323-323. 被引量:1
-
3华纯芳,程运涛,朱小红.浅析免疫系统检验质量的相关问题探讨[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296-296.
-
4贝跃红.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37-37.
-
5李宏魁,邹掌玉,吴雄.抗凝剂比例对APTT检测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840-841. 被引量:2
-
6吴晓铭.检验质量的提高与临床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166-1167.
-
7李祥武,常红.浅析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和联系的作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11):46-47. 被引量:2
-
8张青梅.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79-1980. 被引量:1
-
9陈莲香,冯彩莲.浅谈检验科的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5):228-229. 被引量:4
-
10刘继红.影响血凝结果的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6):276-276. 被引量:2
-
1田丽君.手术前实验室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08X):363-363.
-
2吴文玲,郝德芬.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8):147-147. 被引量:1
-
3曾萍,雷利华,余青.300例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2):77-78. 被引量:3
-
4陈海云,雷树勇.提高检验质量必须加强与临床沟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50-151. 被引量:3
-
5陈素萍,林惠.血液样品分析前质控[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1):211-211.
-
6刘海燕.测凝血功能检查的血标本易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沈阳部队医药,2005,18(6):413-413.
-
7陈敏.不合格凝血功能检查血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59-60. 被引量:2
-
8朱爱菊.PICC置管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与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87-88. 被引量:2
-
9宋学影.凝血功能检查中标本易凝血的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1009-1010.
-
10邹清梅.分析前质控对尿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药物与人,2015,28(1):361-3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