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蒙学教育——儒学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现在的儒学研究主要停留在学院和书本上,只是观念的构想和学术的梳理,流于玄虚和空谈。要复兴儒学,就要使儒学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儒学的社会化无疑是儒学走出现代困境、完成现代复兴的根本出路。儒学的社会化可以有多种途径,儒家蒙学教育是基础性的途径,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重视,更要引起致力于儒学复兴事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
作者
韩星
靳晓东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23,共10页
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儒学
儒家
社会化
蒙学教育
弟子规
分类号
B82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姜国钧.
缘情立教 内外双修——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22-25.
被引量:3
2
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87.
3
李景林.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19-26.
被引量:20
4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5
辜鸿铭.呐喊[M].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6
陈来.蒙学与儒家世俗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
陈卫平.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1-8.
被引量:16
8
《晦翁学案》,《宋元学案》卷四十八
9
(明)彭危行.《新建社学记》,嘉庆《商城县志》卷七.
10
万历《宿迁县志》建置志卷二“学校”.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姜广辉.
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J]
.哲学研究,1998(7):56-61.
被引量:24
2
李景林.
论儒家哲学精神的实质与文化使命[J]
.齐鲁学刊,1990(5):3-8.
被引量:11
3
冯国超.
郭店楚墓竹简研究述评〔下〕[J]
.哲学研究,2001(4):58-64.
被引量:6
4
[1]杜国庠.杜国库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
[5]马士琼.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
冯友兰.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N].光明日报,1957-01-08.
7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页.
8
.《礼记·礼器》[M].,..
9
.《论语·述而》[M].,..
10
.《张载集》[M].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4页.
共引文献
122
1
杨翰卿,叶堃.
多元融汇:以藏民族为主体的传统哲学观念与儒学[J]
.朱子学研究,2021(2):243-255.
2
颜莉莉.
《聊斋志异》的伦理文化视角[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1):101-105.
被引量:2
3
王本朝.
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相遇与交战——林语堂与基督教关系的文化阐释[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11-15.
4
陈凌.
历史上中西方教育目标的差异比较[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95-97.
5
袁咏红.
辜鸿铭对晚清历史的独特认识[J]
.史学月刊,2005(4):39-44.
被引量:1
6
施雪华.
论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转变的过程、机理和动因[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4):505-511.
7
周赟.
传统中国厌讼文化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0-37.
被引量:7
8
张艺华.
严复的“善群”观与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70-73.
9
张剑伟,赵凯荣.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5-11.
被引量:13
10
余悦.
学术组织与学术创新——对现时学术研究一种状况的考察与反思[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242-2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2
1
惠吉兴.
论汉代儒学的社会化走向[J]
.社会科学战线,1997(3):235-240.
被引量:6
2
杨宗荣.
战国漆器花纹与战国绘画[J]
.文物,1957(7):50-54.
被引量:5
3
马玉山.
“家训”“家诫”的盛行与儒学的普及传播[J]
.孔子研究,1993(4):62-69.
被引量:8
4
刘志升.
孝感地区博物馆馆藏铜镜简报[J]
.江汉考古,1990(2):54-58.
被引量:4
5
陈恳,英子,杨爱华.
“先秦楚人尚武”考论[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0):76-78.
被引量:10
6
翦伯赞.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出版社,2001..
7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
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9
韩非.韩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0
左丘明.《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引证文献
2
1
田青.
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的尚武精神[J]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4):50-54.
被引量:1
2
郝平,魏春羊.
儒学的乡村渗透:以宋至清山西乡村文庙为中心[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4):55-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曰美.
孔子外交思想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69-76.
被引量:3
2
王群韬.
从社学到社庙:明清时期泽州乡村文庙考论[J]
.世界宗教文化,2023(5):34-42.
被引量:1
3
魏春羊,郝平.
“下县的文庙”:宋至民国山西乡村文庙遗存及时人认知[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4(3):81-95.
1
弟子规——出则弟(三)[J]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1-2年级),2009(9):12-13.
2
弟子规——出则弟(一)[J]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1-2年级),2009(5):10-11.
3
田启燕.
《弟子规》中的“亲仁”思想与中国梦[J]
.知识经济,2014(17):56-56.
4
弟子规——入则孝(四):亲所好 力为具[J]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1-2年级),2008(11):14-15.
5
李安纲.
孝道与《弟子规》[J]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4-6.
被引量:1
6
张汝伦.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155-163.
被引量:71
7
陈颖,陈丽君.
走向未来的德育教育——弟子规[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4):188-188.
8
陈利华.
朱熹蒙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启示[J]
.武夷学院学报,2009,28(3):7-10.
被引量:3
9
张敬花,曹菁轶.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困境[J]
.社科纵横,2005,20(1):48-49.
被引量:4
10
关于儒学现代困境的思考[J]
.21世纪,2000(6):59-59.
运城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