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串”设计的实践探索——以浙教版课标教材“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为例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数学的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保障.以具体课程为例,研究了设计一个好的问题串的做法,帮助学生释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高度与深度,使学生真正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作者
张清
机构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0年第9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问题串
教学设计
实践探索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景敏,王雪.
关注认知起点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10):10-12.
被引量:3
2
吴增生.
数学课堂中的拓展性学习活动及其开展[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09(7):25-28.
被引量:2
3
邵潇野.
例谈几何习题教学的变式策略[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6):30-33.
被引量:10
4
李海东.
“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成果综述[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4):2-4.
被引量:56
5
刘金英.
春风化雨 润物元声——“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三次课题会议会后感想[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5):16-17.
被引量:4
6
董林伟.
从“研标读本”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09(7):3-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2
1
安振亚.
剖析教学缺失之因 提升理解教材之术[J]
.中学数学杂志,2023(5):6-9.
2
陆志强.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江苏子课题组研究课展示[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6-8.
被引量:8
3
熊乾,李宜红,王用华.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9-12.
被引量:3
4
刘金英.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真善美——基于“平方差公式”教学的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19-20.
被引量:6
5
林俊伟.
程序性技能训练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从“平方差”公式教学谈起[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21-22.
被引量:1
6
宋凡忠.
“三用”一个章头图[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43-43.
被引量:1
7
刘义杰,汪宗兴.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学科试卷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9):29-34.
被引量:1
8
邵胜林,赵春红.
一堂“简单”课中的不简单[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0):12-15.
被引量:2
9
赵军才.
关于“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课时)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0):16-19.
被引量:2
10
阮建锋.
再谈教研组在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几点做法[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0):47-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李式奇 景敏.我国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与评析-兼及十年初中数学老师说课评比活动.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64-70.
2
李海东.
“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成果综述[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4):2-4.
被引量:56
3
陈德前.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52-56.
被引量:3
4
周继.
数学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的方法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1):151-153.
被引量:2
5
卢爱华.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置[J]
.中学教学参考,2014(5):13-14.
被引量:2
6
肖敏芳.
以问题串为载体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4(11):20-21.
被引量:6
7
陈力.
基于学习力提升的数学“导思卡”设计与应用[J]
.小学数学教育,2014(12):13-15.
被引量:1
8
李宽珍.
“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正切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案例研究[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6,0(2):23-25.
被引量:2
9
陈月玲.
初中数学有效问题串式教学设计研究——以苏科版教材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3):26-2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卢芳芳.
让数学复习课同样值得期待——记一堂“分式”复习课教学设计[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7):47-49.
被引量:2
2
王万丰,吴佳.
突出过程 注重文化 渗透思想——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10):23-26.
3
陈宝仪.
设计有效问题,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以“勾股定理”一课教学为例[J]
.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7,0(7):60-60.
4
黄兴进.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实践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0(9):106-107.
5
梁剑宇.
精设多样式问题串,拓展数学交流深广度——以北师大版“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1(12):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天舟.
构建经典课堂 实现高效复习[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6):35-41.
被引量:1
2
刘凤兰.
探究紧贴主线 生成融入网络[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6):17-18.
1
姜岩.
《探索勾股定理》说课稿(第一课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114-114.
2
探索勾股定理[J]
.新课程实验教材初一数学教案设计合订本,2003(1):66-67.
3
许琛.
浅谈勾股定理教学中的真探究[J]
.山东教育,2014(1):74-74.
被引量:1
4
汤慎昌.
让课堂“尴尬”成为“美丽风景”[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10):39-40.
5
李庆社.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案例[J]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4):34-35.
6
徐卫祥,王菁.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08,0(6):14-16.
7
史康.
《探索勾股定理》测试题[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09(7):97-98.
8
单丽娟.
《勾股定理》复习导航[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09(9):26-29.
9
侯旭奋.
探索勾股定理[J]
.成才之路,2008,0(9):35-35.
10
时爱荣,徐爱敏.
《探索勾股定理》课例分析[J]
.数学教育研究,2010(5):45-46.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