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看《朗读者》中米夏与汉娜的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运用荣格关于集体潜意识之“阿妮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等原型理论,分析了米夏与汉娜这一组人物形象,从心理层面上解释了这一段忘年恋的形成及其悲剧收场的原因。
作者
童童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
出处
《商情》
2010年第2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朗读者》
人物形象
荣格
集体潜意识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念.
朗读者·告密者·审判者[J]
.上海文化,2009(5):4-11.
被引量:1
2
盛文沁.
《朗读者》:尊严、知识和道德[J]
.社会观察,2009(4):76-76.
被引量:1
3
赵亚珉.
战争悲剧的另一种书写:《朗读者》解读[J]
.阅江学刊,2009,1(2):121-12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富滔.
生,还是死——本哈德·施林克的现代抉择观[J]
.当代文坛,2001(5):65-66.
被引量:5
2
麻煜霞.
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28-30.
被引量:7
3
詹春花.
穿越黑暗的缪斯之音——评《朗读者》中汉娜形象的反思意义[J]
.当代文坛,2007(6):165-167.
被引量:18
4
(德)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Schlink)著,钱定平.朗读者[M]译林出版社,2006.
5
张国龙.
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朗读者》[J]
.外国文学,2007(5):112-118.
被引量:19
6
马园萍.
“往事并不如烟”——试析《朗读者》[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54-54.
被引量:2
7
焦雅辉.
一部启示录式的小说——读《生死朗读》[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2):132-13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
1
赵亚珉,张天良.
从叙事主题的演变看欧美二战影片中的人性关怀[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6):50-52.
2
徐艳洁,赵亚珉.
从传播学看电影《朗读者》在我国两岸三地译名的差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9):68-69.
3
孙喆喆.
对《朗读者》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初探[J]
.青年文学家,2013,0(4X):36-37.
4
武晨.
德国反思小说《朗读者》的耻辱与禁忌[J]
.作家,2015,0(1X):60-62.
1
陈芬.
“水”演绎出的一首自由之歌——读《红楼梦》有感[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6):167-169.
2
苏文菁.
世纪之交:这次女性扮演什么[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4):53-55.
3
许知远.
噢,兰波同志[J]
.半月选读,2010,0(3):12-13.
4
赵晓丽,屈长江.
死之花——略论艾略特《荒原》的死亡意识[J]
.外国文学评论,1988(1):47-53.
被引量:6
5
司敬雪.
如何讲好一个“恶毒”的故事(评论)[J]
.作品与争鸣,2006,0(9):16-17.
6
黄卫平.
《朗读者》的“俄狄浦斯情结”及诱因[J]
.电影文学,2009(20):102-103.
被引量:3
7
邓玉莲.
梧州地域文化对黄咏梅小说创作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9(S1):64-66.
被引量:1
8
李靖.
《西游记》中的原型及其隐喻——从荣格心理分析角度探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3):43-46.
9
王君.
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探析“文不必如其人”[J]
.南方论刊,2010(1):93-94.
10
罗豫.
小说大师经手的民间故事[J]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09(10):56-57.
商情
2010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