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证人证言及其真实性之保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证人证言作为中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其真实性对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完成诉讼目的、实现司法公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通过确立证人宣誓制度,改革和完善质证模式,加强对证人伪证的制裁以确保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作者
卢青峰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
出处
《社科纵横》
2010年第9期63-67,共5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证人证言
证人宣誓
质证
交叉询问
伪证制裁
分类号
D925.2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1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
徐昕.证据法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43.
3
陈玮直.民事证据法研究[M].台北:台湾新生印刷厂,1970:56.
4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63-164.
5
翟宗泉.证人有无伪证之权利[A].刁荣华.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C].台北: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162.
6
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220.
7
张卫平.
交叉询问制:魅力与异境的尴尬[J]
.中外法学,2001,13(2):143-157.
被引量:24
8
楚建译.德国民商法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49.
9
宋冰 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
[法] 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著,罗洁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51.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谷口安平著 王亚新 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6年..
2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
3
弗兰西斯·威尔曼.《交叉询问的艺术》,周辛、陈意文译,红旗出版社,1999年,第2页.
4
GEOFFEY C.HAZARD,JR.MICHELE TARUFFO:American Civil Proced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p.120.
5
杰弗里·哈泽德等.《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4页.
6
太田幸夫.《证人询问》,《注释民事诉讼法6》.谷口安平等编集.有斐阁,1995年,第370页.
7
兼子一,竹下守夫等编著.《调解民事诉讼法》.弘文堂,1986年,第1009-1011页.
8
J.D.Heydon,Evidence Cases and Materials,Butterworth and Co(publishers)Ltd.1984,p.447.
9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0年,第330页
10
小林秀之.《美国民事诉讼法》,弘文堂,1985年,第10,77页.
共引文献
49
1
邓皓元.
破除“交叉询问迷思”——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交叉询问与职权询问比较研究[J]
.研究生法学,2020(2):99-118.
被引量:3
2
杨艺红.
证人证言及其质证规则[J]
.社科纵横,2007,22(3):96-98.
被引量:4
3
胡夏冰.
为什么强制证人到庭作证——兼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基本思路[J]
.法学评论,2002,20(3):108-114.
被引量:54
4
聂昭伟.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专家法律意见的规范化[J]
.法学,2005(2):110-116.
被引量:4
5
张睿.
交叉询问制及其在我国刑事庭审中的运用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87-89.
6
刘学在,张新宝.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2,24(1):143-149.
被引量:1
7
张韵声,黄胜春.
我国民事诉讼质证模式的选择[J]
.人民司法,2001(12):28-29.
8
杨胜,李爱玲,王义进.
现代司法理念与裁判文书创新[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2):42-47.
9
徐阳.
形式正义的合理诉求——对死刑复核程序意义的两种角度分析[J]
.当代法学,2005,19(3):81-85.
被引量:7
10
蓝小燕.
试论预设策略在法庭交叉询问中的运用[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44-4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杨伟伟,罗大华.
国外心理学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及其启示[J]
.证据科学,2007,15(5):61-68.
被引量:9
2
陈新葵,张积家.
证人证言中的虚假记忆[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44-48.
被引量:4
3
张永泉.
证人证言适格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3):83-91.
被引量:6
4
常廷彬.
证人证言真实性的保障制度[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53-156.
被引量:3
5
陈玮直.民事证据法研究[M].台北:台湾新生印刷厂,1970:56.
6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63-164.
7
[日]中村英郎 陈刚译 常怡审校.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13.
8
Expert testimony:Does eyewitness memory research have probative value for the courts?[J].Canadian Psychology Psychologies Comediennes,2001,(2):92-100.
引证文献
1
1
李磊.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研究[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28(2):101-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学在,徐滢朝.
未出庭证人书面证言的规制路径分析--以218份判决的实证研究为基础[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3):273-281.
被引量:3
1
李红军.
证人宣誓的法律解读[J]
.法治与社会,2004(1):23-23.
被引量:2
2
徐长斌.
论证人宣誓制度与证人出庭行为的逻辑关系[J]
.学理论,2009(20):186-187.
被引量:1
3
胡自伟.
浅析我国民诉程序不宜设置证人宣誓制度[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8):33-33.
4
肖胜喜.
证人制度刍议[J]
.政法学刊(甘肃),1986(3):32-34.
5
秦欢欢.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宣誓制度初探[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8):105-105.
6
李阳.
论证人宣誓制度[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11):74-74.
7
凌高锦.
证人宣誓制度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3):83-90.
被引量:1
8
赵蕾.
论民事诉讼中不宜建立证人宣誓制度[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206-211.
被引量:5
9
龙潭.
证人宣誓制度是对法律的信仰[J]
.中国律师,2008(7):80-81.
10
李俊刚.
证人宣誓的程序与实体价值分析[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111-115.
社科纵横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