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史记》重言虚词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史记》中有许多由两个同意虚词构成的"重言虚词",这些虚词其中有些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司马迁对它们进行了改造,有些则是司马迁自己的创造。《史记》中使用这些"重言虚词",很多是由于文学性的需要,也有很多是源自文章音乐性的需求。司马迁对"重言虚词"的广泛使用,在虚词的发展史上有开拓意义。
作者
程维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5-59,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关键词
《史记》
重言虚词
文学性
音乐性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5.65.
3
袁仁林.虚字说[M].解惠全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刘淇.助字辨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
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71
1
李年群.
对《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倒书现象的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2):9-11.
2
李学勤.
武王在位有四年说[J]
.东岳论丛,2000,21(3):63-64.
被引量:6
3
胡正武.
《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句读问题类型例说[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52-56.
4
葛佳才.
汉代典籍中副词刊订校注例[J]
.古汉语研究,2005(3):16-21.
被引量:1
5
白国红.
“赵氏孤儿”史实辨析[J]
.北方论丛,2006(1):90-92.
被引量:5
6
邓文琦.
《助字辨略》的释词方式[J]
.理论学刊,2006(3):97-98.
被引量:2
7
王鑫义.
颜游秦《汉书决疑》佚文与颜师古《汉书注》比义[J]
.史学月刊,2007(3):114-120.
被引量:3
8
马洪良.
《史记》、《战国策》“人名不同”说辨[J]
.史学月刊,2007(3):121-125.
9
金久红.
从刍荛鄙说到竹帛正言——略论司马迁对口传史料的考订取舍[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150-154.
被引量:1
10
施建雄.
超越考据的视野:钱大昕的制度阐释与历史评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5):55-61.
同被引文献
45
1
叶幼明.
试论司马迁的美学思想[J]
.求索,1986(1):113-117.
被引量:1
2
华钟彦.
《史记》的文学价值——《史记》不是官书,而是私人著述[J]
.殷都学刊,1980,1(0):1-7.
被引量:2
3
孙绿江.
从《史记》互见法看其历史价值观[J]
.河北学刊,1987,7(3):72-75.
被引量:2
4
韩林德.
试论司马迁的审美观[J]
.思想战线,1983,9(6):41-47.
被引量:2
5
潘啸龙.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浪漫主义[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1(3):50-56.
被引量:3
6
洪立平.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生死观[J]
.天津社会科学,1983(3):67-68.
被引量:1
7
韩兆琦.
司马迁的审美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9-16.
被引量:16
8
王立群.
关于“鸿门宴”选文的建议[J]
.语文建设,2004(11):36-37.
被引量:2
9
王思远.
酷吏制:是耶?非耶?——解读《史记·酷吏列传》[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83-85.
被引量:2
10
田浩东.
《〈史记〉选读》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7(8):19-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郭婉玉.
中学语文教科书《史记》研究概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36(3):33-40.
1
余伟琼.
论衔接和连贯在语篇理解中的重要作用[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4):85-87.
被引量:2
2
程湘清,程娟.
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古汉语语法巨著——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J]
.古汉语研究,1993(2):85-87.
3
刘彩丽,赵晓强,秦枫.
试论衔接、连贯及语篇理解[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2):332-335.
被引量:9
4
唐桂兰.
论通感与创造性思维[J]
.江淮论坛,2003(2):152-155.
被引量:3
5
党怀兴.
重新审视“声符”——宋元“右文说”的起始与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122-126.
被引量:8
6
段观宋.
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力作──读《阴阳五行与汉语词汇学》[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1):124-125.
7
张佩瑶.
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中国翻译,2009,30(5):27-32.
被引量:15
8
文军.
积极型专科词典理论的有益探索──介绍《专科词典学手册》[J]
.辞书研究,1998(3):126-136.
被引量:3
9
唐雨.
论中国语境下西方文艺理论关键词的译介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6):85-87.
10
张旭.
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语言学新著——读刘叔新著《词汇学与词典学问题研究》[J]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3):59-6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