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建设应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入手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社会近百年的变迁尤其是三十多年的转型之中,社会建设一直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一代代仁人志士们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之一。早在1917年,孙中山就提出过"教国民行民权"的社会建设思想。1934年,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概括道":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建设,谓之社会建设。"1949年后,毛泽东也针对如何处理两类社会性质的矛盾,提出了具有社会建设意义的具体机制和方法,以及"团结-批评-团结"的著名公式。进入21世纪之后,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奋斗目标之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决议。今天,社会建设事项被提上议事日程,一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为全面,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并进、协调发展;二反映出经过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尤其是GDP实现巨大跃升的同时,由于利益分化与社会冲突带来的问题日益严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进一步健康、稳固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本刊特邀请了社会学界的相关专家围绕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进行讨论,其中周晓虹教授关注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王小章教授着眼公民社会建设、潘泽泉教授倡导社区建设、朱虹副教授建言社会诚信建设、沈晖博士主张通过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希望他们的讨论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
作者 周晓虹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7,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