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是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智慧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一连续的互动过程中,受文化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以及各种片面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二者的深度结合面临诸多困境。探析并厘清此类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
张晓玲
机构地区
重庆科技学院宣传部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1-163,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互动
困境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0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庞辉.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7):109-109.
被引量: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孙百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
.天府新论,2009(1):113-117.
被引量:21
4
田辰山.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4):11-15.
被引量:10
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朝阳.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1-6.
被引量:2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57,757,306,758,30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16.
4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24.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6.66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603.
7
[美]肯尼斯·休梅克.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M].吉林文史出版社,1959.22-23.
8
姜义华.二十世纪儒学在中国的重构.二十一世纪(香港),:34-34.
9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A].诗集·陈寅恪集[C].三联书店,2001,1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56,78,287,46,416,294,55.
共引文献
1506
1
张春姣.
社会主义的历史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生[J]
.学习与探索,2004(4):5-7.
2
朱平.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特征[J]
.求实,2004(8):20-23.
3
邓志中.
论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现代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16-118.
被引量:6
4
李怀国.
古代东方的社会性质之我见[J]
.理论探讨,2002(4):90-92.
5
臧乃康.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J]
.理论探讨,2002(4):1-4.
被引量:2
6
刘德龙.
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试论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及其启示[J]
.学术交流,2001(1):29-35.
被引量:1
7
刘怀光.
建立感性活动史的哲学努力——从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改造看马克思的哲学思考[J]
.理论探讨,2001(6):28-30.
被引量:1
8
张鹏翔.
实践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应答[J]
.理论探讨,2001(6):31-32.
9
唐智松.
资源优势、绿色开发与西部职业教育发展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5):31-35.
10
陈洪澜.
论20世纪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影响[J]
.史学月刊,2001(5):21-2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张路园.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述要[J]
.求索,2010(3):65-67.
被引量:5
2
王艳楠.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
.神州,2011(6):8-8.
被引量:1
3
王鹏,李培锋.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J]
.实事求是,2014(4):78-82.
被引量:5
4
胡艳辉.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J]
.湖南社会科学,2015(2):7-12.
被引量:3
5
庞辉.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7):109-109.
被引量:3
6
张小平.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35-4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李倩.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
.商,2013(19):123-123.
2
胡炜.
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J]
.青年时代,2017,0(19):8-9.
1
杨婧.
从伦理视角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融合[J]
.现代经济信息,2008(7X):146-147.
被引量:4
2
张健明.
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海,2002(6):5-7.
3
刘志礼,魏晓文,刘洁.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60-65.
被引量:2
4
杨莉萍.
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社会的发展[J]
.传承,2008(24):86-87.
5
张鹏,魏京哲.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的启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4(2):14-18.
6
张曙光.
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J]
.理论探讨,1998(4):48-55.
被引量:2
7
杨甫旺,单江秀.
论道教与彝族原始宗教的互动与融合[J]
.宗教学研究,2010(1):115-121.
被引量:3
8
陈晨.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理论,2010(10):4-5.
9
王真.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4(4):24-27.
10
刘国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0(3):1-4.
前沿
201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