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互联网世界》
1999年第7期17-18,共2页
China Internet Times
同被引文献28
-
1赵廷光,皮勇.论我国刑法中的计算机犯罪[J].现代法学,1999,21(4):101-103. 被引量:13
-
2许康定.电子证据基本问题分析[J].法学评论,2002,20(3):94-99. 被引量:37
-
3沈木珠.论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河北法学,2002,20(2):15-19. 被引量:24
-
4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C].载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集.
-
5白雪梅,孙占利.电子证据中的法律问题[J].计算机世界,1998,(34):18-20.
-
6[3]United Nations (UN): 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EB/OL]. http:/www. ecommerce. gov/ internet. htm, 1996-12-16.
-
7[6]李有星.国际经济法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181.
-
8[7]The White House. 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EB/OL]. http://www. ecommerce. gov/framewrk. htm, 1997-7-1.
-
9白雪梅等.电子证据中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1998,.
-
10董杜骄.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中国当代思想宝库[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7
-
1张西安.论电子商务中的证据问题[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46-49.
-
2蒋冠,陈修锋,瞿良毅.口述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J].北京档案,2007(9):44-45. 被引量:4
-
3王群胜.试论刑事证据中的电子证据——对电子证据立法确认[J].法制与经济,2011,20(22):33-34.
-
4李有星.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法律的冲突与协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4):124-131. 被引量:6
-
5王维维.论完善电子证据相关立法的必要性[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7):64-65.
-
6李有星.论电子商务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J].浙江社会科学,2001(4):98-101.
-
7佴澎.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J].河北法学,2004,22(3):128-1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张露.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民商法的创新[J].山西青年,2020(4):153-153. 被引量:1
-
2陆晨昱.我国网络犯罪的变化趋势及防治对策[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5):74-79. 被引量:2
-
3黄桢,王雨城.论口述档案在司法活动中的证据价值及其局限性[J].档案,2012(6):5-8.
-
4黄桢,王玉龙.论口述历史档案的证据价值[J].浙江档案,2013(4):16-18. 被引量:4
-
5管力.论计算机犯罪证据在办案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0(19):42-42.
-
6熊咏梅,胡立耘.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中旬),2015,0(6):5-7. 被引量:4
-
7陆栋.试论电子数据取证规则[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5(5):24-29. 被引量:2
-
8阮思静.论抢救口述历史档案的价值与意义[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61-62. 被引量:1
-
9武晨.电子商务时代民商法的创新[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1):172-174. 被引量:4
-
10毕誉轩.浅析民商法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创新[J].法制博览,2017(5):235-23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