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
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构建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1.这是对高等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性选择。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引进、学习前苏联在人才培养上的“专才教育”思想,强调按国民经济计划对口设置专业,对口培养专门人才,形成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由于“专才...
作者
陈厚丰
谢再根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党办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6,共4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造性
人才培养
模式
大学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7
引证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546
参考文献
5
1
-.《面向新世纪的理性思索》[J].《新华文摘》,1998,5:161-161.
2
-.《国家创新体系的引入及对中国的意义》[J].《新华文摘》,1998,6:176-176.
3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第一版.70,237,316,317,447.
4
-.-[J].《中国高等教育》,1999,3:10-10.
5
-.《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积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M].,.4,21.
同被引文献
257
1
安儒亮.
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1-4.
被引量:51
2
黎云莺.
论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J]
.科技资讯,2005,3(26):59-60.
被引量:6
3
吴巧红.
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2004,19(S1):22-25.
被引量:74
4
黄继元.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J]
.旅游学刊,2003,18(S1):99-102.
被引量:49
5
王海坡.
绿色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98-101.
被引量:22
6
叶平.
“创新教育”解析[J]
.教育研究,1999,20(12):3-8.
被引量:127
7
余文森,王永,张文质.
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
.教育研究,1999,20(3):58-63.
被引量:131
8
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9,20(10):9-16.
被引量:247
9
李俊勤.
日本素质教育的途径及启示[J]
.当代亚太,1999(11):49-53.
被引量:12
10
刘华东.
关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几点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94-97.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64
1
雷蕾.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12):146-146.
2
潘先银,沈玲.
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8-61.
被引量:1
3
刘建时.
对高职院校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63-264.
被引量:5
4
王齐铭,鲁新显.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53-55.
被引量:2
5
张少平.
基于就业视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63-64.
被引量:8
6
王惠明.
对新时期警察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165-166.
被引量:2
7
杨志坚.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4(10):1-16.
被引量:46
8
李振斌,田振军,杨小帆.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建立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
.体育学刊,2002,9(1):20-23.
被引量:31
9
程刚,段学农.
火电厂主要生产环节中的节能控制与监督管理[J]
.电力技术经济,2005,17(2):62-65.
被引量:22
10
胡雨生.
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2):132-1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6
1
王黎莉.
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学风建设融合机制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9,0(4):37-40.
2
饶浩,戴经国,蔡晓洁.
校企合作的“学科竞赛+Seminar+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5):1-2.
被引量:2
3
刘博,安丰辉,李养良,张德勤.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学科竞赛驱动焊接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探索[J]
.中国建设教育,2022(3):100-102.
被引量:1
4
何香如,龚成勇.
基于专创融合思想创建《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模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8):184-187.
被引量:6
5
张涛,张希燕,李国.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6):181-182.
6
唐婧,郑胜彪,惠贞贞,毛月圆,张雪梅.
科研引导型本科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127-129.
被引量:2
7
阎昱宏,陈慧佳,王艳红.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财经界,2021(35):185-186.
被引量:2
8
刘利平,马晓建.
全面发展工程素养的“大工程”教育观[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9-61.
被引量:33
9
邓宏贵,许雪梅.
构建电信学科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18-19.
被引量:1
10
鹿晓阳,柴琦,吴亚男,王继伟,孙德明.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02-103.
被引量:3
1
谭业庭,王新.
论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创造性人才培养[J]
.教育探索,2000(4):10-11.
被引量:16
2
贾啸宇.
计算机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商情,2012(11):62-62.
3
王爱华.
浅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2):55-55.
被引量:2
4
吴兴华.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2009(8):22-25.
被引量:1
5
蔡峋.
创造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5):83-84.
被引量:2
6
杨艳.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教研版),2010(3):60-60.
7
陈三鹏.
试论师范院校的创新教育问题[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20(1):106-110.
被引量:1
8
姜杰.
辅导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J]
.科教导刊,2011(34):166-166.
被引量:1
9
寿达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创造性人才[J]
.安徽科技与企业,2000(4):19-20.
10
高淑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3(3):16-16.
江苏高教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