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诉讼时效抗辩权行使的规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由于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可能导致债权人的请求权失去法律的强制保护,又由于诉讼时效抗辩权只是防御性的、消极性的权利,其自身不具有积极法和主动性,只有在债权人主张债权时才能行使,因此,在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时,必须进行一定的规制。
作者
李群星
机构地区
武汉海事法院
出处
《中国审判》
2010年第10期78-80,共3页
China Trial
关键词
诉讼时效制度
抗辩权
规制
债权请求权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当事人
债权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1
张媛媛.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权被抗辩时不可用于依法抵销[J]
.人民司法,2012(22):74-77.
被引量:5
2
李锡鹤.
法律债,还是人情债?——自然债性质探讨[J]
.人大法律评论,2013(1):3-18.
被引量:3
3
白绿铉.
论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浅见[J]
.中外法学,1999,11(1):40-52.
被引量:59
4
蔡虹.
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J]
.法学评论,2005,23(1):107-113.
被引量:72
5
谭九生.
我国应采取抵押权顺位固定主义的质疑[J]
.当代法学,2002,16(3):89-91.
被引量:8
6
汪渊智.
论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3):49-52.
被引量:9
7
陈祥健.
抵押权次序立法例的多视角评判及其选择[J]
.法学杂志,2006,27(1):77-80.
被引量:4
8
张卫平.
民事诉讼“释明”概念的展开[J]
.中外法学,2006,18(2):129-146.
被引量:80
9
刘贵祥.
《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下)[J]
.法律适用,2007(9):21-27.
被引量:47
10
孙鹏.
论担保物权的实行期间[J]
.现代法学,2007,29(6):83-91.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2
1
余延满.
论时效抗辩权的行使[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8,34(2):1-19.
被引量:5
2
李超.
浅议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
.法制博览,2019(13):217-21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巍.
论援引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体[J]
.法学,2018,0(10):130-142.
被引量:3
2
金珈仪.
诉讼时效届满债权法律效果的几个问题辨析[J]
.克拉玛依学刊,2018,8(5):75-79.
3
夏昊晗.
《民法典》中抵销权与时效抗辩权的冲突及其化解[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5):32-44.
被引量:3
4
余亮亮.
《民法典》视域下商事一般保证的特殊性[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4):12-20.
5
王蒙.
《民法典》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评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59(4):29-42.
被引量:1
1
张勇.
己方未履约情形下的不安抗辩权行使[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0):127-127.
2
陈海仪.
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存废[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75-78.
被引量:2
3
扬建东.
无期限债权的保护期限研究[J]
.法学天地,1994(1):29-30.
4
张猛.
浅析不安抗辩权的行使[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4):16-17.
5
人死了谁还债[J]
.方圆,2016,0(18):71-71.
6
张向前,景跃虹.
债务人下落不明应如何主张债权[J]
.人大建设,2007(2):56-56.
7
童伟华.
债权行使与财产罪[J]
.法治研究,2011(10):16-21.
被引量:5
8
王潇雅.
论物业服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J]
.商洛学院学报,2015,29(3):93-96.
9
陆明华,冷华,高凤成.
债务人死亡后如何主张债权[J]
.晚霞,2006(1):34-34.
10
刘雨林,李婧杰.
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4):76-76.
中国审判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