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美面子观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都在变革之中,在面子领域是否也有新的理论框架?对中美面子观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的面子观在总体上呈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趋势;在面子策略选择上,美国人更倾向于采取直接交际的风格,而中国人倾向于采取间接交际风格。现在二者之间的差异在缩减。中美两国人在面子观上的相似之处在于对面子的所属有着共同的见解,在面子策略的选择上有相似的偏好。
作者 赵赟
机构地区 华东交通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JXJG-08-5-2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于洋.面子及面子工夫的中西文化对比.北方论丛,2002,(5).
  • 2王轶楠,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2):398-401. 被引量:84
  • 3王轶楠.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面子与自尊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102-108. 被引量:25
  • 4Goffman.On face-work: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J].Phychiatry,1955(18).
  • 5Brown P.,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 E.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 6Ting-Toomey S.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s:A face-negotiation theory.In Kim Y.Y.,Gudykunst W.B.(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1988.
  • 7Ting-Toomey.S,Oetzel.J.G.Managing cross-cultural conflict effectively[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001.
  • 8Hu,H.C.The Chinese Concept of'Face'[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44(46).
  • 9Ho,D.Y.On the Concept of Fac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6(81).
  • 10李晓路.美国通识教育的借鉴与思考[J].求索,2009(11):151-15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37

  • 1夏学銮.整合社会心理学发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4):110-115. 被引量:6
  • 2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5):36-45. 被引量:45
  • 3王轶楠,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2):398-401. 被引量:84
  • 4王轶楠.有关自我增强跨文化普遍性的争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22-827. 被引量:18
  • 5中美大学教育比较带来的启示:做人是根本知识在其次.发布时间:2009-07-17 07:31:14 来源:天津大学化工学院http://chemeng.tju.edu.cn/hgxy/index.php?t:c&sid=126&aid=4773.
  • 6学科视角下的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比较分析:贾莉莉http://211.swufe.edu.cn/evolution_news.asp?newstype=2&id=10.
  • 7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光明日报,发稿时间:2008-02-27.
  • 8冯惠敏.《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www.jyb.cn 2009年05月25日.
  • 9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03日.
  • 10Ambady, N., Koo, J., Lee, F., Rosenthal, R. More than words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two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0(5): 996-1011.

共引文献109

同被引文献6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