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作者
戴天斌
罗先刚
张万富
机构地区
罗山县种子管理站
罗山县莽张镇农业中心
罗山县竹竿镇农业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0期71-71,152,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两优多系1号
隆两优6号
杂交水稻
试验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1
姜明波,翟顺国,潘晓波,杜元中.
豫南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9):31-32.
被引量:54
2
姬同化,尹海庆.
郑稻1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1):41-42.
被引量:26
3
刘梅.
水稻富源4号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4):89-89.
被引量:10
4
黄国利,黄少鹏.
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6):108-109.
被引量:13
5
王朝斌.
隆两优6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7-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朝斌.
隆两优6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7-27.
被引量:1
2
谢叶荷.
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号“3414”肥料效应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84-8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谢叶荷.
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号“3414”肥料效应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84-85.
被引量:1
2
李荣会,周江明,毛倩.
配方施肥对早、中、晚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9):1735-1739.
被引量:5
1
王朝斌.
隆两优6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7-27.
被引量:1
2
韦忠耿.
两优多系1号在山区中低产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5):23-24.
3
谢叶荷.
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号“3414”肥料效应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84-85.
被引量:1
4
吴新增,杨长桃.
两系稻新组合两优多系1号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3):32-33.
5
唐立芳,沈德快.
2008年凤阳县15个水稻新品种的大田比较[J]
.农技服务,2009,26(7):1-1.
6
陈少庭.
两系杂交稻两优多系1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250-252.
被引量:1
7
施月琴.
黄山区2011年水稻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50-51.
8
冯忠兵.
水稻引种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73-74.
被引量:6
9
吴海燕.
2008年桐城市中籼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66-66.
10
胡昌保.
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64-65.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