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草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蛋白质同工酶及RFLP技术,并且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回顾总结了它们在杂草科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
赵毓
慕小倩
丰明乾
机构地区
西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
出处
《杂草科学》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Weed Science
关键词
同工酶
RFLP
杂草学
分子标记
分类号
S451.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5
1
陆庆光.
美国柽柳生物防治研究[J]
.世界农业,1994(7):39-39.
被引量:3
2
张宗俭,李扬汉.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杂草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杂草科学,1994,12(2):1-3.
被引量:2
3
李琦.
国外非化学除草方法[J]
.植物保护,1994,20(3):34-35.
被引量:11
4
薛光.
杂草生态学和生物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5,14(5):63-65.
被引量:8
5
丁文斌,陶吉平,李勤凤,郭顺清.
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效应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6(1):99-100.
被引量:13
6
林华峰.
我国杂草生防研究的技术途径构想[J]
.安徽农学院学报,1990,17(3):225-228.
被引量:1
7
邓欣,万年峰,朱亚芳,陈晓勤.
杂草生物防治现状与评估[J]
.杂草科学,2006,24(1):15-17.
被引量:16
8
孙巍,张蕾,吴迪,孙军德.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微生物学杂志,2006,26(2):88-91.
被引量:17
9
苏少泉.
杂草防治的发展趋向[J]
.世界农业,1996(7):30-31.
被引量:13
10
强胜.
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概况[J]
.杂草科学,1996,14(2):11-14.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2
1
叶光禄.
我国杂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台湾农业探索,2013(1):81-84.
被引量:6
2
江佳富,王俊,蔡平,孙江华.
杂草生物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1):61-6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靳颖,李倩,吕琳,苏立娟,刘家熙.
我国秋季花粉症中的优势植物[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S1):87-91.
被引量:3
2
崔昌华,李扬,朱朝华.
紫茎泽兰入侵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2-9534.
被引量:11
3
谢普清,杨剑.
植物源除草活性产物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307-10309.
被引量:10
4
赵建华.
我国观赏草坪杂草状况及防治进展[J]
.昆明学院学报,2011,33(3):102-105.
被引量:7
5
张秋菊,秦望舒.
通化市草坪杂草种类的调查与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31-33.
被引量:1
6
叶光禄.
我国杂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台湾农业探索,2013(1):81-84.
被引量:6
7
陈金发,宋大刚,杨沙,周利,韩磊.
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6):2197-2202.
被引量:2
8
刘爱群,刘伟婷,张敬涛,宋洁,许艳丽.
生物除草剂新发展及其在大豆田除草上的应用[J]
.大豆科学,2013,32(5):703-707.
被引量:4
9
李冬雪,宋星陈,熊玉唐,宋宝静,陈卓.
西南山区稻蛙复合种养的研究与实践[J]
.农学学报,2018,8(12):6-12.
被引量:15
10
黄春艳.
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可行性和实施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1):145-148.
被引量:9
1
张宗俭,李扬汉.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杂草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杂草科学,1994,12(2):1-3.
被引量:2
2
唐韵.
杂草学和除草剂学参考资料[J]
.农药市场信息,2011(4):52-52.
3
植物保护[J]
.全国新书目,2003,0(8):100-100.
4
唐韵.
杂草学和除草剂学参考资料[J]
.农药市场信息,2011(3):52-52.
5
梅淑芳,张树生,黄新,李真,赵华.
紫花苜蓿耐逆性状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304-305.
6
唐韵.
杂草学和除草剂学参考资料[J]
.农药市场信息,2011(2):51-51.
7
畜牧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14(22):3-4.
8
宋小玲,姚东瑞.
浅谈杂草科学研究动态[J]
.杂草科学,1996,14(4):8-10.
被引量:4
9
孙庆磊,梁月荣,丁兆堂,陆建良.
AFLP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茶叶,2004,30(4):203-206.
被引量:9
10
汤复跃,周立人.
RAPD和RFLP在大豆研究中的有关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52-53.
被引量:3
杂草科学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